乡土风情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水生生物:螺

说起螺,据说种类有几万种,乡下的螺能有十几种就不错了,所以多数肯定是海里的。

而乡下的螺里面,最广为人知的是田螺和福寿螺。

田螺和福寿螺,咋一看区别不大。从颜色来看,田螺颜色深,偏青;福寿螺颜色浅,偏黄;从尾端来看,田螺的较尖,福寿螺的偏平。另外后者体型大些。

炒田螺大家吃得多了,这里就不说田螺了。重点是我们那里也极少,我也没啥好写的。

至于福寿螺,这玩意不得了,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繁衍速度惊人,据说是从南美引进。

一只雌性福寿螺一次产卵有一百多颗甚至不止。

我们在稻杆上经常能看到福寿螺的卵,密密麻麻堆成一只拇指那么长的一堆,而且卵还很小。

就算这些卵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每一代都能是十几二十倍的增长,何况据说孵化率是六七成。

另外根据资料,一只雌性福寿螺一年能产卵20到40次,一年二代能产30多万只后代,一只幼螺出身到性成熟繁衍只需三个月。

这些数据真的是太丧心病狂了,我还是回到自己真实经历吧。

之前介绍种稻禾时我们说过,秧苗插下后要经常去照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收拾福寿螺。

福寿螺特别喜欢吃秧苗,越是幼稚的植物它们越喜欢。如果你田里有一批福寿螺,你秧苗插下后半天没去看,回头你就得哭了。

除了秧苗,福寿螺也吃蔬菜、瓜、藻类,或者腐烂的植株。估计它们能这么大规模繁殖和吃得杂有很大关系。

福寿螺不挑食,都是对栖息的地方有偏好。

田野里水流汇总的地方附近是它们高度集中的区域,比如说水渠的出口,两块田地中间的水道。

我个人猜测是因为这里微生物和腐烂植株比较多吧。

根据它们这个习性,我们会在这些地方重点捕捉。

如果家里有鸭子的,就用桶装回家给鸭子。没有鸭子的,就扔在田埂上,用砖头石头砸碎。

除了物理手段,当然还要化学手段,比如除虫剂。

不过根据我们这么多年斗争的经验,福寿螺真心顽强。杀得再多都好,开春了,还是迅速繁衍回来。

福寿螺除了会危害农作物,本身还携带大量的寄生虫。

螺类本来就容易携带这些玩意,福寿螺多脏的环境都能呆,携带能力更不用说了。

而且福寿螺据说一开始是当做实用引进的,后来发现不好吃就被抛弃了。

所以无论从味道还是寄生虫来说,都不要吃福寿螺。

除了田螺和福寿螺,还有一种叫“雾水螺”的。

但是,这“雾水螺”其实是蜗牛,虽然和螺类都属于腹足纲动物,但属于陆生的,在后面的章节里在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