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之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家财力严重不足,我国当时也只能实行“取之于农”的政策,通过农业特别是粮食产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粮食等农产品的供应保障。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虽相继出台过一些支农政策,但“取之于农”的总格局没有质的变化。基于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严峻形势,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基于国家财力的增强,也基于思想认识的变化,我国自2004年开始形成包括实行粮食补贴在内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先是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再到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我国长期实行的“取之于农”的政策才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变。自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扶持政策以来,经过全国上下十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种粮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实行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四补贴”政策,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并不断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且于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14年,仅中央财政拨付的“四补贴”就达到了1672.95亿元。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并带动了购置农机具等粮食生产投入的增加。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272.30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1131.26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76亿千瓦,比2003年增加4.72亿千瓦。同时,全国涌现出一大批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
二 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过去我国粮食产量丰歉交替频繁,“三丰两歉”或“两丰一歉”为常态。自2004年国家实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以来,创历史性地保持了“十一连增”(见图2-6)。到2011年,粮食总产量就达到了57120.85万吨,提前九年实现国家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2.60万吨,比2003年增加17633.47万吨,增长40.94%。同时,自2004年以来,粮食单产水平基本上是年年都有新提高。2014年,粮食单产达到5385.15千克/公顷,比2003年增加1052.65千克/公顷,增长24.30%。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单产分别达到6810.70千克/公顷、5243.17千克/公顷、5817.04千克/公顷,分别比2003年增长12.38%、33.35%、20.87%。

图2-6 1978—2014年我国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图2-7 1978—201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图2-8 1978—201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三 农业生产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2004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田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新的水利工程,以及对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2004年以前,到2014年达到6572.30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1170.88万公顷。同时,2004年国家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总体改变了以往以人力、畜力为主的状况。201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60%以上,比2010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王宇和王文静,2015)。

图2-9 1978—2014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四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200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一大批新品种,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了创新、改进,并不断完善基层科技推广体系和机制,使之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了55.60%(农业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