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伊朗 右中国:余粟哈梅德的爱情传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飞机上,余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中午,余粟和哈梅德匆匆整理了行装,再次来到了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

送机的伊朗家人团队依然如来接机时那般热闹浩荡。十一天前,他们第一次在机场见面,彼此还有些生疏。而这会儿,已成了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大家好像都还沉浸在昨夜婚礼那热烈的喜庆之中。

哈梅德的父亲,余粟的岳父,依依不舍地望着即将远行的女儿、女婿,拿出了一个包装精美的袋子送给余粟:“这里面是一条纯手工编织的纯丝挂毯。我们伊朗人嫁女儿时,作为父亲都会送一块挂毯。希望你们回北京后,把这块丝毯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就好像爸爸妈妈天天看着你们一样!别忘了,伊朗也有你们的家,伊朗也有你们的亲人!”哈梅德父亲说着,眼圈有点红,他转过身,轻拍女婿的肩膀。这就是男人的告别。

哈梅德的母亲,余粟的岳母也紧紧抓着女儿、女婿的手,说了许多叮咛和祝福的话,说着说着眼眶也湿润了。

尽管余粟没法听懂岳母说的是什么,但那难舍难分的母女深情,余粟是从内心里感受到了。

这时,哈梅德的弟弟、妹妹、姑姑、舅舅、大姨等亲戚朋友们也和余粟、哈梅德以贴面礼拥抱道别。送别亲人的场面依然真情动人。

飞机起飞了,向着东方的中国,向着北京。

飞机上,哈梅德依偎在丈夫身边,疲惫而幸福地睡着了,余粟却望着舷窗外漂浮的白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了许多往事,甚至想到了自己第一次乘飞机远行的经历。

那是八年前,18岁的余粟,第一次远离父母,告别北京,第一次乘飞机,前往欧洲西部的爱尔兰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