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操纵术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磁铁般吸引别人的心理操纵术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虽然有些人认为外貌几乎是无法经过个人努力而改变的特征,以它作为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公道;尽管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贻误大事”,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漂亮的人总是容易被人喜欢,总是更容易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外貌对于人际吸引的极大影响力,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尤其是和陌生人初次打交道更是显得重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有研究表明,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的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一些。对加拿大人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好看的人比丑陋的人挣的钱要多75%。同样的背景下,对管理职位的申请,漂亮的申请者比相貌平平的申请者赢得的职位级别要高。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西点军校,相貌英俊的学员毕业时被授予更高的军衔。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让一组被试阅读附有作者照片的文章,文章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另一组的人只看第一组看过的文章,但没有附作者的照片。看完后让两组的被试评价文章水平的高低。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对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分数要高于对不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但是第二组被试则是根据文章的真实水平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法官在“执法如山”的法庭上给犯人判刑时,也很难逃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有时判决的结果令人震惊不安:对于罪行相同的盗窃犯,外貌漂亮的平均被判刑2.8年,不漂亮的平均被判刑5.2年。不过,对于诈骗犯判刑的情况却不是如此。似乎法官们认为,越漂亮的诈骗犯越危险,越应该重判。

上面的例子都说明,外貌对于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否给别人好感,能否吸引别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仪表,注意你的装扮,讲究你的衣着,这样才能增加人际吸引力。

热情友善的称赞是获得友谊的最好方式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吗?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不一定很漂亮,或很聪明,或者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这是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使我们看到他们时,自然就有了好心情。

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被试“无意中”听到一个刚与他说过话的伙伴告诉主试喜欢或不喜欢他。接着,当这些同伴和被试在一起工作时,被试的面部表情会因他们听到的内容而异。当被试听到同伴喜欢他们时,他们会比在听到同伴不喜欢他们时在非言语表现上更积极。另外,后来的书面评定显示,被喜欢的被试比不被喜欢的被试更多地被同伴吸引。

其他的研究也证明了相似的结果:人们对那些他们认为喜欢他们的人,持更积极的态度。这就是喜欢的互逆现象。

对于喜欢的互逆现象,卡耐基很久以前就在著作《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中提到,人们获得友谊的最好方式是“热情友善地称赞他人”。但是,在我们为赢得他人友谊而不遗余力地去赞美他人之前,我们需考虑一下情境,有时赞美并不一定能导致喜欢。

喜欢的互逆性规律也有例外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当我们怀疑他人说好话是为了他们自己时,别人的赞美并不会导致我们去喜欢他。

此外,对那些自我评价很低的人来说,喜欢的互逆性也不会发生。因为他们可能认为喜欢他的人没有眼光,并且因此而不去喜欢那些人。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追求她的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使这个女孩久而久之也对这个男孩动心了,最后接受了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远亲不如近邻”,离他近更容易被关注

请你想一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谁是你最亲近的朋友。多数情况下,他们可能是和你邻近的孩子们。

相同的现象也常发生在大学生宿舍里。有研究者统计发现,许多大学生总是和最近宿舍里的人最友好,和那些被安排住得最远的人最不友好。更使人吃惊的是,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更为亲密的关系中,比如婚姻。例如,一个对20世纪30年代期间一个城市的结婚申请的研究显示,有1/3的夫妻由双方住所相隔不超过5个街区的人组成,而且随着地理上距离的增大,证书的数量下降,而且这些结果还不包括有12%的人在婚前就有相同的地址。

上面的这些都说明,空间距离在决定友谊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斯坎特、费斯汀格和巴克对住在综合楼房里的已婚大学生的友谊做了仔细、详尽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在综合楼中空间的特定结构和友谊发展的关联性。

例如,他们发现友谊和相互间公寓的邻近性有密切联系。住在一门之隔的家庭比住在两门之隔的更可能成为朋友;那些住在两门之隔的家庭比住在三门之隔的更可能成为朋友;以此类推。而且,住得离邮箱和楼梯近的人比住得离这类特色结构远一些的人在整幢楼中有更多的朋友。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这个邻近性和吸引相关的事实是否是因为相互喜欢所以选择彼此住近一些。然而,研究发现,邻近性对喜欢有同样的影响。例如,对被根据姓氏字母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房间的受训警察的研究发现:两个受训者的姓氏在字母表上的顺序越接近,他们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

显然,邻近性为友谊发展提供了机会,尽管它并不确保一定会发展友谊。

为什么邻近性能产生喜欢?首先,邻近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人们不得不与邻近的人搞好关系。其次,由于邻近,由于熟悉,即使是简单的人际互动也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的好感。再次,根据交换理论,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而邻近性则满足了这一要求。

西方心理学家最简单的解释认为“离得近的人比离得远的人更有用”。因为离得近,接触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一个人和我们住得越近,我们就越能了解他,与他也就越能成为朋友。

但是邻近性是否就一定具有人际吸引力呢?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们知道,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只有当邻近的人具备了相互满足需要这一条件,或者说,人们对邻近者怀有好感时,邻近性才会产生吸引力。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人,有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默契配合,工作效率倍增;而有的关系则相当紧张,甚至到了有你无我的程度。这些都是在邻近关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但是,事情也是相对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离开了满足需要这一人际关系的基础,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就会把邻近性孤立起来而犯绝对化的错误。

知道了以上内容,如果你想有目的地接近某些人,引起对方注意,不妨考虑一下先成为他的近邻。

用小错误点缀自己,你会更具吸引力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通过实验发现,与十全十美的人相比,能力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吸引力,是人们最喜欢交往的对象。这种现象就是“犯错误效应”。

阿伦森让被试看四个候选人的演讲录像,这四个人是:①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②一个犯过错误但能力超众的人;③一个平庸的人;④一个犯过错误的平庸人。看完录像后,让被试评价哪一种人最具有吸引力。

结果表明,犯过错误、能力超众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几乎是完美人的人居于第二位,其次是平庸的人和犯过错误的平庸人。

这个著名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有点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

而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更累,而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有一位女青年,具有高学历,长得也很漂亮,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她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很多人眼里,可以说是一位相当完美的人。当然她在择偶方面的标准也相当高,稍有缺点的就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她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自己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每个人固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具有较多的优点,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十全十美,却也让人受不了。首先,会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其次,因为对方要求高,你稍有缺点,他(她)就要求你改正,你肯定会活得很紧张、很累。

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实际上,缺点和优点也要辩证地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有这个优点,才导致他有另一个缺点。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也有大大咧咧、容易粗心的毛病;一个爱干净、处处完美的人,也容易显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很多时候,就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往往你选择一个优点,就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学会适当的用小错误点缀自己,往往能让你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在人脉圈中左右逢源。

吸引他最直接的方法:关键时刻拉他一把

有成功,就有失败;有得意者,就有落魄者。或许你昨天还是成功的典范,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人,到了今天,你就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一贫如洗,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还不如普通人的落魄者……

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落魄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经济原因,有的是思想品德所致,还有的是工作失误的结果。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于落魄者来说,从天上掉到地下,其痛苦心情可以想象。在这种际遇地位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不少人自惭形秽,觉得没脸见人,也有的则更加自尊、敏感,对他人的态度往往异常关注。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背时是难免的。当他落难的时候,虽然自己倒霉,但也是对周围人们,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远离而去的可能从此成为路人,但同情、帮助其渡过难关者,将以“雪中送炭”般的恩惠将其直接吸引,同时,他也将感激你一辈子。正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候形成的。这时形成的交情也往往最有价值,最让人珍视。

在“文革”中,有一位领导受迫害被关了牛棚,没有人敢接近他。他的心情很苦闷,一度丧失了生活信心,动了自杀的念头。这时他的一个部下,不怕受连累,主动来见他,给他送东西,并开导了他,甚至狠狠地批评他的轻生思想,鼓励他,指出他的前途是光明的。他终于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位领导十分感谢他的这个部下,把他当成知己。这个部下得了重病,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给他看病,后来又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疗养,可见莫逆之交感情之深。

“我不知道他那时候那么痛苦,即使知道了,我也帮不上忙啊!”许多人遗憾地说。这种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的痛苦,不如说他根本无意知道。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或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这次失败了没关系,下次再来。”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带给他们希望。

从现在开始,别再漠视那些落魄的朋友了,伸出你的手,关键时刻拉他一把,你将会像磁铁一样吸住他一辈子!

让对方占点便宜,他会在心里记住你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时一门心思只考虑不能便宜了别人,却忽视了于自己是否有利。让别人占点便宜,是为了自己以后不吃亏,所以做事要有“手腕”,不要怕便宜了别人。

陈嚣与纪伯是邻居。某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给陈嚣看到了。纪伯走后,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了。纪伯发现后,很是惭愧,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陈嚣的主动吃亏,让纪伯感到内疚,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就欠了陈嚣的一个人情债。每当他想起时,他还会内疚,还是会想法报答纪伯。

不管是大亏还是小亏,对办事有帮助的,你要尽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徐先生从香港到广州,投资200多万港币,在花园酒店附近,兴建了一家酒家,但生意平平,头三个月就亏了50多万元。

一天,他在同一街上看到两家时装店,一家生意兴旺,另一家却相当平淡。什么原因呢?他走进那家旺店一看,原来店里除了高档货外,还有几款特价服装。

他受到了启发,于是就创出了“海鲜美食周”的点子——每天有一款海鲜是特价的,售价远远低于同行的价格。当时,基围虾的市场价格为38元一斤,徐先生把它们降到18元。

不出所料,这一招一举成功,很多食客就冲着那一款特价海鲜,走进了他的酒家大门。

降低价格,原来是准备亏本的,但由于吃的人多,每月销出4吨基围虾,结果不但没亏本,反而赚了钱。

自此以后,他的酒家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

饭店酒楼的经营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是在人的“贪便宜”、“好尝鲜”的本性上做足了文章。因为贪便宜,一看到原本38元一斤的基围虾跌到18元一斤,于是人们便蜂拥而至抢便宜货,酒楼因此也就出了名,大把的钱自然流入老板腰包。

不过,让别人占点便宜并不是要大家随时随地都去吃亏。吃亏是有学问,有讲究的。我们要学会吃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应该让对方“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这样做你才能让别人觉得欠你人情,以后你若有求于他,他才会全力以赴。

用“流行语”增加你的语言魅力

“流行语”就是那些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里高频率地运用于人们口头交际中的鲜活新潮的词句。它和着时代的脉搏,折射着生活的灵光,为人们的日常言谈增添着魅力与色彩。

流行语并不一定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共同语、规范语,它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例如,香港人把谈恋爱称为“拍拖”;广东人逢人称“阿哥”;南京人说事情好到极点为“盖帽了”;北京人谈吃喝用“撮”……有些流行语在传播中扩大了范围,如北京人把闲谈聊天叫“侃”,现在其他不少地方也用开了:“没事我们一道侃侃去。”

大多流行语往往在一定的年龄、文化水平以及职业的人群中使用。比如在商业界,“看好”、“看涨”、“看跌”、“滑坡”、“走俏”等词语运用得很普遍;在演艺圈,“走红”、“领衔”、“性感”很流行。流行语多数是现有词句的一种比喻、替代、延伸,例如,知识分子把从商称为“下海”,把改行叫做“跳槽”,把撰写文章搞创作戏称为“爬格子”。

流行语具有较强较浓的时代色彩,沉淀着一定时期内的政治色彩、文化特点与生活气息。比如,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旧时代是“内人”、“太太”,现代则有“爱人”、“那口子”、“另一半”等说法;说一个人样子好、气质佳,以前是“眉清目秀”,后来是“健壮有朝气”,现在是“潇洒风流”、“有魅力”等。

在日常谈话、交往活动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流行语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流行语可丰富、更新自己的谈话色调。一个人的谈话色调既包括话题、语调、声音的选择,也包含词句的筛选与锤炼。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与别人交谈时老是一种腔调,老运用一些自己重复多遍、陈旧蹩脚的词句、口头禅,毫无新鲜明朗的气息,给人的感觉是迂腐而沉闷,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之乎者也”不断,又像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牛大姐,官腔套话不离口。跟紧时代的步伐,注意吸收运用流行的词句,可以使自己的谈吐变得丰富多彩,永远保持谈话色调的生机、活力,使话语常讲常新。

使用流行语可沟通联系,赢得别人的好感。愉快顺利的交谈活动,往往离不开流行语的使用。比如称呼别人,以前多是“师傅”、“同志”、“××长”,现在多用“女士”、“先生”、“小姐”、“老板”,这样更能增强谈话双方的亲近感、尊敬感,使交谈始终处于轻松自如的状态下,不至于因过于拘谨、正儿八经而影响沟通,引起别人反感。

使用流行语可增添生活情趣。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人们常在一起聊天、谈笑,少不了流行语的点缀。一位男生发现一位女生新穿了一件连衣裙,故意惊呼道: “哇!真3.14。”这3.14是圆周率π的值,与流行语“派”谐音,因而立刻博得大家一阵会心的大笑。

流行语是怎么来的?其实,流行语不是哪位名人或语言学家创造发明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留心于生活,留心于别人的言谈,并借鉴、发挥,推陈出新,启动灵感,随口说出。平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搜集、学习:

第一,从电视电影里学。当代影视与人们的生活愈来愈贴近,不少精彩对白、主持人的即兴妙语、广告语的妙趣横生令人赞叹不绝,我们可以从中借鉴。比如有人劝朋友去看一个展览:“去看看吧,不看不知道,展览真奇妙!”显然这里仿用了“正大综艺”主持人的开场语。

第二,从港台语言中学。如“真性格”、“好帅”、“当心公司炒你鱿鱼”等等,很新奇,用语优美,不妨一借。

第三,从流行歌曲中学。许多流行歌曲不但能唱出人们的真情、心声,而且唱词通俗,生活气息浓。某男士谈恋爱,刚接触对方,生怕对方看不中自己的“外相”,灵机一动,说道:“我知道我很丑,可是我也很温柔。”他妙用了一首歌名,很快赢得了姑娘的好感。再如“不是我不小心”、“我的未来不是梦”、“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等,结合讲话的场合、语境、心境,信手拈来,适时穿插,一定情趣斐然。

第四,从报刊用语里学。如某报上曾有一篇题为《检察机关浑身是眼》的文章,某位善谈者巧借活用,与人评论小偷:“他浑身是手,什么都偷。”

第五,从方言俚语中学。方言俚语表达含蓄,俗得够味,很受人们喜爱。如“磨叨”在北方方言中是费口舌之意,我们也可以拿来运用,如:“还磨叨什么?快走吧。”

当然,运用流行语还必须考虑交谈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以及谈话背景。

借助健康的富于生命力的“流行语”,你可以在搞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更加如鱼得水,“流行语”是语言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反复暗示,让他对你加深印象

心理学家指出,交际过程中,通过对一点的反复强化、暗示、刺激,对方便会以此为基础,加深对你的印象。

关于这一点,我们就以常见的“反复性的暗示”为例。这是应用了一个人如果反复接受几次相同的刺激,这种刺激就会在意识中留下某种“痕迹”这种心理学上的原理。但是,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反复”,那么就犹如“米糠中钉钉”、“黑夜中打炮”——徒劳一场。所以,要把这种暗示效果用于那些有先入之见的人时,必须考虑到对方是根据个人的经历使自己的先入之见得到“强化”的。

大家知道,有的宣传或广告是通过引人注意的词句或特定的标志来加深我们对商品或人物的印象的,这其中的道理和暗示的作用是一样的。如果你经常听到“带有足球标志的书店”、“车站旁边的餐厅”等等,那么,久而久之,你会不知不觉地对它们产生一种亲切感。

尤其是当对方具有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时,通过突出与对方的先入之见相反的事物给他加深印象会更为有效。例如,食品厂家千方百计让你感觉到快餐食品是手工制作的;在给人留下冷冰冰印象的银行或保险公司里,贴上给人以温馨感觉的宣传标语等等,都是利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宣传、广告,在面对面地与对方交流时,如果也能这样多次重复与对方的先入之见完全不同的语言或态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一个想当歌手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作曲家,作曲家将他拒之门外。但是这个年轻人就在作曲家门前静坐不起,最后作曲家终于接待了他。这种“肉搏战”看起来似乎与说服无关,但是可以说这符合“通过重复加深印象”的道理。这样,年轻人通过将自己例外化,告诉作曲家“我与其他人不同!”由此打破了作曲家的先入之见。

这种通过重复来加深印象的交流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在给对方心理上带来一种“暗示作用”的同时,对方可以建立一种对你有利的“新观念”。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同一个音节或语法结构的重复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化力。”例如,林肯最有名的语言是“来自人民的为人民的人民政府”。如果只是为了表明意思,只说“人民的政府”就可以了。人们听到林肯的讲话,似乎更加强化了人民政府已经诞生的这种意识。

这种“反复重复一点的效果”在恋爱电影镜头中也常常看到。例如,认为自己算不上美人的女性被男友多次地说“你的眼睛真美!”等赞美的话之后,她便开始觉得自己很漂亮,更加倾心于这位男友。这种强化实际上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给对方植入并加深“新的观念”。

客观来讲,接收到相同的资讯,会让人形成一种它们确实很重要的错觉,因而将它们储存起来。透过这种方式,对方就能对你的想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转化成记忆保存下来。因此,优秀的交际高手,都会不断地使用“反复性的暗示”。

“反复性的暗示”有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一是重复相同的语句;二是换汤不换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念。两者情况大致如下:

第一,反复使用相同的语言。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字义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比如,你的友人患了癌,非得动手术才能存活下去。偏偏你的朋友十分怕动手术,这时你就必须说服他接受手术。为此,你得不停地重复告诉他:“你想活下去,就得动手术,否则的话……还是尽快接受手术吧!”

第二,用不同的方式重复相同的意念。如果老是重复相同的语句,弄不好反而让人觉得你婆婆妈妈,不堪其扰。因此,变换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不妨举上面的例子来做变化。“你想继续活下去,对吧!如果你放弃的话,情况只会越变越糟!目前没有比动手术更有效的方法了!你看看人家小李,手术后不是痊愈得很快吗?如果你动了手术,也会跟他一样。振作点,别再说丧气话啦!”这样是不是比上面的例子更能够表达你的心意。

“重述是修辞学上唯一的原则。”刚开始只有你自己明白,别人未必能摸得着头脑。因为理解一种新的观念,很需要一些时间,并且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所以为使人家彻底了解,必须反复申说解释,但是不可以用一句完全相同的话,免得听众反感。最好用几种不同措辞,改换几种说法,你的听众,就不会当你重复了。

美国政治家柏修安说:“如果你自己还没有明了那个问题,你绝对无法令人家来明了那个问题。反之,你对那个问题越是认识清楚,你把那个问题传达到人家心里也越是容易。”

上面第二句话,就是第一句话的重述。我们所讲的“反复性暗示”也是一种重述性的“部分刺激”。当你说到第二句的时候,对方还没有工夫来细细地辨味一下他究竟是不是重复,反而觉得这样一解释,显得格外清楚了。

把一件事情反复暗示说明,这也是把反对我们的意见和不能和我们同意的意见加以阻止而不使发生的一种方法。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间,爱尔兰有一位政治家欧康尼尔,他有很丰富的演说经验。他说:“要使大家能够相信并且接受一种政治的真理,只讲一两次甚或是10次是不会成功的。”(记住这句话)他又继续说:“要使政治上的真理深入人心,必须要再三地申述,因为听众若是继续听那一件事,在不知不觉中就和这一个真理连在一起了。到了后来,他们把那一件事静静地安置脑海中,就像信仰宗教一样的不再去怀疑了。”

美国议员哈里曼·强生,就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才能连任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达6年之久。他在任州长之前,每次的演讲,差不多总是说:“朋友们,请记住一点,我要做下次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我做了州长之后,一定要命令哈林的劣政以及南太平洋铁路公司滚蛋。”

美以美学会的创始人约翰·斯烈的母亲也深懂这个道理,所以她的丈夫问她为什么老把一件事要对儿子讲上20次的时候,她就说:“因为我说了19次,他还没有学会。”

美国第38任总统威尔逊,他也深明这个道理,所以他的演说,常常应用这一方法。下面一段话中的末两句的措辞完全是第一句话的重述:“你们知道近几年来的大学生,他们并没有受到教育;你知道我们所用的教授方法并不曾教出一个人;你知道我们所有的训导也不曾训练出来一个人。”

有一位销售部经理曾不止一次地说:“我不得不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强加于客户身上。许多规定他们并不喜欢,当他们坚持要我对他们例外的时候,我感到很为难。”

举个例子,你可以说:“我明白您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给任何人例外。”或“我也想给您例外,但我不能。”如果此人还继续要求,把刚才所说的冷静地确切地再重复一遍,不要提高嗓门或者推卸责任。你会发现,当你第三次重复这句话时,对方就不会再坚持了。但是要记住:当你不能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提供至少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当通过语言解释不能起到突出化作用而且很难给人带来亲近感时,可使用这种方法。如:通过说“卖××的阿姨”等等,将推销员特定化,这样可以给人带来亲近感,容易让对方接受与他的先入之见相对立的新观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目的不是要打破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是通过一种“缓和剂”将对方的先入之见引导到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来。

可见,你要让对方对你印象深刻,想让对方对你先入之见有客观的认识,你就可以遵循这一原则:给他人反复的暗示。

制造戏剧性,与众不同地吸引对方注意

千篇一律的东西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人与人打交道也是这样,普通的人总是容易被忽视。不妨用些小技巧,制造一些戏剧性的效果,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做了皇帝,征召天下各地贤良正士。于是,全国各地的读书人纷纷涌进长安城上书应征,一时间长安城人满为患。当时写作使用竹简,刘彻翻阅了堆积如山的竹简,但只有一篇自荐书深深打动了他,获得了御笔亲点的唯一名额。此人便是后来著名的“智圣”东方朔。靠着一封自荐书,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那封让东方朔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的自荐书是这样写的:“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 《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一下让汉武帝记住了他。不过汉武帝还是很有分寸,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任何治国之道。

汉武帝虽然用了东方朔,但只让他做了个管公车的小官,平日很难见到皇帝更不用说得到皇帝的重用,而且一天领取的钱米只够一宿和三餐。

东方朔思来想去,决定从给皇上喂御马的“弼马温”入手。一日,他借机向那班侏儒恐吓道:“你们死在眼前了,还不知道吗?”侏儒们惊问为什么。东方朔又说道:“我听说朝廷召入你们这些侏儒,名为侍奉天子,实际上是设法除掉你们。因为你们既不能当官,又不能种田,也不能当兵打仗,对国家毫无用处,还要消耗粮食和衣物,还不如处死了好,可以省下许多费用。主要是怕杀你们没有借口,所以骗你们进来,暗地里加刑。”侏儒们听了这话,个个吓得要死。东方朔又假装劝他们说道:“你们按我的计去做可以免去一死。”侏儒们忙问有何妙计,东方朔说道:“你们必须等到皇帝出来时,叩头请罪,如果天子问你们为何事请罪,可推到我东方朔身上,包管无事。”

侏儒们信以为真,随后天天到宫门外等候,好容易等到皇帝出来,便一齐到车驾前,跪伏叩头、泣请死罪。武帝莫明其妙,惊问是何原因?众侏儒齐声说道:“东方朔传言,臣等将尽受天诛,故来请死。”武帝道:“朕并无此意,你们先退下,待朕问明东方朔便知道了。”

众侏儒拜谢而去,武帝即命人召见东方朔。东方朔正愁没有机会见到武帝,因此特设此计,既听到召令,立即欣然赶来。武帝忙问道:“你敢造谣惑众,难道目无王法吗?”东方朔跪下答道:“臣东方朔生固欲言。死亦欲言,侏儒身长只有三尺多,每次领一份食物及钱二百四十文。臣东方朔身长九尺多,也是只得同样食物一份及钱二百四十文,侏儒吃不完用不完,臣东方朔饿得要死。臣以为陛下求才,可用即用,不可用应该放我归家,省得在城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反正难免一死!”武帝听了,不禁大笑,随后任命他为待诏金马门,这样离皇帝更近了。

东方朔就是这样另辟蹊径,不按常规出牌,在处理事情上善于用一些可以产生戏剧性效果的方式,来引起皇上的注意,博得皇上的好感,可谓是效果显著。

今天,我们不妨效仿一下这位“东方智圣”,换一种思维方式,不随波逐流,能够多运用智慧、幽默等制造出一些特别的效果来,定会为你的人际交往增色不少。不过在应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切不可弄巧成拙。

渲染氛围,增强对他的吸引力

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还是学习,大家总喜欢说:“要有氛围!”没错,氛围真的很重要,尤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渲染得当,可以大大增强你的吸引力。不信吗?那不妨来看一看下面的例子吧!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大学专门邀请一位著名教授举办了一个讲座,但由于临时改变地点,时间仓促,又来不及通知,结果到场的人很少。教授到了会场才发现只有十几个人参加。他有点尴尬,但不讲又不行,于是他随机应变,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一大才到了十几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我因此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活跃了气氛,再加上教授讲课充满激情,使得那一次讲座非常成功。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出的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氛围。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点氛围,好像交际的润滑剂,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把交际桌看成是会议桌,气氛就很难营造起来,也无法让对方投入。想让对方投入,一般要靠自己的带动。有一种生意人,他们可以在会议桌上非常严肃、非常理智,然而,一旦到了社交场合,却又放得很开,与人斗酒、唱卡拉OK、开各式各样的玩笑,一副百无禁忌的样子。其实,他们是在营造交际气氛。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情绪体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光线、气温、噪声以及卫生条件等都会左右我们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反应又影响到人际吸引力。梅(May)和汉密尔顿(C.Ⅴ.Hamilton)的实验研究就证明了不同的音乐背景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他们以女大学生为被试,首先测定她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音乐,然后请她们评定一些陌生男性的照片,在评定过程中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结果发现,当碰到她们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时,对照片中的人物评价较高;当用她们不喜欢的音乐作为评价背景时,对照片中的人物的评价往往较低;而在没有音乐背景配合时,评价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个体的体验不仅受物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看到个体的主观体验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当我们作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导的一方时,应当注意环境布置的细节问题,使客人们能在清洁舒适、平等友好的场合中畅所欲言。同时,在具体的交往场合中,我们自己又要发挥理智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尽量客观地评价交往对象,不要受环境氛围的困扰和迷惑。

在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中,在平等、自由等具有安全感的人际情境中,我们更愿意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因而,在人际交往时,我们要善于通过环境、幽默的言谈等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以增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