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研究综述

一、关于竞技体育概念的研究

19世纪“体育”概念从日本引进我国之初,我国体育的形式与内容还相对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日益丰富,体育内部发生了分化,一种专门以训练竞赛为主要目的的特殊活动出现了。后来,这种活动日益专门化与部门化,并最终成为只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才有可能参与竞争,且多由正式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组织的社会实践——竞技体育。

我国学界对于竞技体育概念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同时国外学者对竞技体育的概念也有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竞技体育概念的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起来,目前学界对竞技体育概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目的角度定义竞技体育的概念

我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1989年版)提出了竞技体育的概念: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6】2000年版的《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对此定义作了一定修改,提出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7】任海(1989)教授认为,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8】颜天民(1999)提出,竞技体育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的主体之间,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参与主体的运动技术、体力、智力及心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运动训练和竞赛为主要形式,进行相互之间身体运动能力优劣比较,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9】李卫(2001)认为,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能、技能、心理、智力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以及为之提供有效的社会和物质保障的活动过程。【10】

以上对竞技体育概念的界定大致反映出我国体育界的流行观点,尤其是有些观点在专业教材中出现,因而在体育界传播较广,被认可程度较高。综合来看,上述定义均不同程度地突出了竞技体育的主要目的——创造优异成绩及水平,夺取比赛胜利,而竞技体育往往也会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总体而言,上述定义较完整地展示了竞技体育的概念。值得商榷的是,这种定义过多地将竞技体育定位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体能竞争上。当前,竞技体育日益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活动,片面从生物论观点认识竞技体育显然是不够的,开发出更能揭示竞技体育本质的概念仍有待深入研究。

(二)从特点角度定义竞技体育的概念

美国AngeleLumpkin(1990)认为,竞技体育是按照正式的比赛规则,个体为寻求战胜对手而表演的一些竞赛性的身体活动。【11】日本佐藤臣彦(1991)认为,竞技体育是含有游戏性、竞争性、规则性等属性的身体活动的总称;【12】周爱光(1996)认为,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13】苏联著名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也夫(1997)指出,竞技体育是指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准备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14】德国体育学者笛姆(K.Diem)认为,“从广义上来说竞技运动就是游戏,从狭义上来说竞技运动是有组织的身体性游戏”。美国体育学者托马斯(C.E.Thomas)说:“竞技运动具有游戏的要素,但在规则、组织性和对结果的评价等方面超出了游戏的范畴。”日本体育学者今村浩明主张,“竞技运动在广义上与游戏同义,在狭义上是游戏的诸形式之一。”【15】JohnW.LoyJR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游戏活动,一种有组织安排的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惯例,一种社会境遇或社会体系。【16】

上述概念中出现了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的不同提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观点认为竞技运动就是竞技体育,如《体育科学词典》中指出:竞技体育也称竞技运动,简称运动;【17】还有观点认为竞技运动是竞技体育的上位概念。【18】事实上中国学者在引进有关体育的外来词汇时,往往会存在选择本土词汇与外来语对接的含义分歧等问题。如在国外反映竞技运动与身体娱乐的Sport一词,其真正含义一是娱乐消遣活动,二是竞技活动。【19】而我国则普遍认为Sport即是竞技体育。在将Sport这一名词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经常以“竞技”或“运动”来对应。这种置换无疑忠实地传达了Sport所具有的竞技的本质,却未能留出余地给它固有的娱乐性因素注册报名。【20】不管上述概念的含义分歧如何,这些概念都说明了竞技(体育)运动是包括游戏在内的身体活动。本书认为,这些仅是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而已,以特点充当本质来定义概念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从需要角度定义竞技体育的概念

李艳翎(2000)从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出发,依据人的需要与利益是推动事物发展动力的基本思路,将竞技体育定义为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手段,以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组织化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竞技体育是通过竞技追求利益的一种活动过程。【21】我国学者袁旦(1998)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点出发,提出近代以来在“小体育”向“大体育”演进过程即体育的社会化过程中,为满足人们通过观赏竞技表演获得特殊审美享受的需要,产生了以竞技运动表演为谋生手段的职业,由此开始了体育的分化过程。现代体育日益形成具有生产与消费需求结构的系统,随着职业体育俱乐部这种体育服务生产组织的出现,职业体育组织的国际联系的形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至20世纪80年代,终于在现代体育中形成了一个满足人们通过观赏高水平竞技表演,获得一种为一切其他表演艺术不能取代的审美享受和刺激的功能特异化的组成部分,即竞技体育。【22】上述定义都以需要作为视角来分析竞技体育的本质。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概念都存在多角度的认识问题,但开发最能体现概念本质的定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书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是竞技体育诞生并成为一种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端。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业余原则的打破使得竞技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大规模的产业活动,在提供优质竞技表演服务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过程中,竞技体育得以不断成长壮大。从这种角度来理解,袁旦教授给出的竞技体育概念具有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较能反映出现代竞技体育的本质。

二、关于体育资源的研究

目前,我国体育界对体育资源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多,部分文献对体育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培育、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

(一)关于体育资源概念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体育资源是指那些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各种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潜在拥有状况。【23】这一概念的中心词为“潜在拥有状况”,显然仅把这种潜在拥有状况判定为体育资源,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非潜在的条件状况却被忽略了。后来的学者对这一定义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扬弃态度,如刘可夫等(1999)认为,体育资源是人们从事体育生产或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条件及因素。【24】显然,此定义较之前一定义的深度及广度都提高了一步;任海,王凯珍等(2001)认为,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体育活动,以扩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在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体育资源是发展体育的物质凭借。一般而言,体育资源越充沛,体育活动就越容易开展,其发展水平就越高。但是由于人们的健康需求水平是没有限度的,竞技运动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体育资源与社会的体育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社会越是发展,人们越是感到体育资源的紧张。【25】这一定义将中心词落在“投入”上,“投入”这个词含有在人的主观目的要求下主动控制行为的意思,而实际上,不管投入与否,体育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况且有些体育资源用“投入”来界定是不合适的(如体育人文与社会资源)。另外,如果对体育资源服务对象及目的予以约制——扩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似乎包括了所有体育资源,但由于体育所涵盖的外延是很广的,如此定义会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尽一致。事实上,只要是体育发展所需要的,不管它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条件,不管它是潜在的还是显在的,也不管它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属于体育资源范畴。这样看来,相对而言,刘可夫等(1999)的体育资源定义较为反映事物的本质。

(二)关于体育资源分类的研究

《中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课题组提出:“体育资源包括人的体质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传统体育资源等领域。”【26】今天看来,这一体育资源分类显得过于笼统和简单;程云峰(1998)认为体育资源分为体育自然资源(地理环境资源、气候条件资源)、体育社会资源(体质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民族资源、传统资源)。【27】可以看出,作者对体育社会资源的界定尚不完全清晰,如体质资源、物资资源显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体育社会资源;刘可夫等(1999)认为,体育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源。体育资源不仅是指体育产业所涉及到的资源,也涵盖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资源。【28】通过以上体育资源的分类可以看出,体育资源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从自然、社会系统分类,也可以从有形、无形角度划分。实际上,不管以哪一种分类方法,都必须注意到要将体育资源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关于体育资源培育、开发及配置的研究

刘可夫等(1999)对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体育作为社会公益活动和经济活动,需要相应的资源投入,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体育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求;【29】舒萍(2001)认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体育场馆资源不足是主要矛盾之一。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经验和管理理论,作者提出了武汉体院体育场馆资源扩大服务功能,对外有偿开放,以及相应的科学管理思路;【30】裴立新等(2001)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向“集约化”发展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了“集约化”对有限体育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重要性,并认为实现初级阶段体育事业“集约化”发展应从观念、体制、体育资源配置方式、体育发展动力和结构等方面做好转化工作。【31】陈勇军(2001)分析了集中计划经济、转型期经济、市场经济三种不同的经济模式下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及其效率评价,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相对较高的,从而说明体育的市场化符合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改革要求。【32】任海等(2001~2002)对我国体育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认为,一国体育资源配置涉及到资源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后的最终产品等诸多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互动。体育产出具有鲜明的社会公益性和巨大的市场开发性。影响体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思想认识、组织形式、法律平台;当前我国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诸如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分割、利用率低,资源流通渠道不畅,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以及资源再生能力差等问题。考虑到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体育事业的社会目标、社会经济实力、体育改革的国际背景及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公益性与商业可开发性,我国应采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相结合的体育配置机制。为了使体育资源配置改革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法规平台,体育市场的主体要有清晰界定,市场行为要有相应的规范。强化政府行政法规的宏观指导作用,弱化其对市场具体运作的干预。体育产品的公益性与商品性这种双重特性引发的特殊性也应在体育法规中有所体现。【33】

上述文献对我国体育资源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实际上,体育资源的培育、开发、配置与利用是密不可分的四个方面,然而,目前从总体上将四个部分综合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四)关于具体领域体育资源的研究

对具体领域的体育资源研究主要涉及体育产业、高校体育资源、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人力资源等方面。卢斌(1994)对民族体育在开发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才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依靠教育。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的现实条件办好教育,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的环节;而充分利用民族体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所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近代体育性质相一致等优势,充实民族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开发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一条实事求是的途径;【34】吕明元(1995)对体育产业劳动资源的定义及我国目前现状、体育产业劳动资源利用的新特点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35】杨莉、时玉英(2000)通过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为山西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高校体育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36】刘芳、苗耀祥(1999)认为,高校体育资源相对较为充裕,应实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工程。高校的体育资源在时空因素、人才因素等方面具备共享的可行性。应通过立法、宣传等方式大力推行这项利国、利民、利校的有益工作。【37】张社平等(2000)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源进行了研究。通过量化及相关理论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对我国现行运动训练诸因素的评价并不是很高,教练员、运动员在人力资源的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情感因素等4因素自我评价的得分是理想得分的60%~70%,处于“中”的水平,而献身精神、个人才能发挥2因素的得分是理想得分的30%~50%。【38】可以看出,不同类型资源对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任何一个发展的问题都要涉及到资源的相关问题。对于当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研究竞技体育资源的相关问题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三、关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自20世纪末期提出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中国体育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相当数量文献资料对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目前国内学界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从竞技体育的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一是结合具体竞技体育项目等进行研究。

(一)关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建和(1996)认为:“为使我国竞技体育得以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其要求须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以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国力’。此外,可以改革部分国家队的组建与训练形式,对竞赛规律予以深入研究,加速竞技体育人才国际化和与国际竞技体育全面接轨。”【39】张继忠、高志丹(2000)主要从宏观和中观对竞技体育全局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作者认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项目类因子、科教类因子、管理类因子、条件类因子和环境类因子,最后文章提出,集中人力、物力支持重点项目、开辟冷门项目、加强对后备人才培养、建立科训一体化训练中心和提高管理队伍素质与水平等措施;【40】虞重干,刘志民等(2000)认为,我国竞技体育队伍“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金字塔”塔型比例失衡,高投入、低产出造成的后备人才缺乏和教练员群体的“近亲繁殖”遗传等,是阻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群除了竞技体育队伍的“金字塔”、后备力量和“近亲繁殖”等问题,还有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科技贡献率、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人才素质、人才资源、环境保护等等。【41】宋全征,俞继英(2000)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面临着后备人才匮乏、人才成才率不高、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后劲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兴奋剂、假球、贿赂等问题的冲击,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该文分析认为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宏观、中观、微观因素。宏观方面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中观方面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素等;微观方面包括竞赛制度、竞赛规则、后勤保障、教练员知识结构、管理人员素质等。【42】卢元镇(2001)认为:科教兴体、后备人才培养和体制创新是支持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柱。【43】较之其他领域,体育领域仅仅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但是绝不能认为随便给一个事物加上“可持续”几个字就是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讲,如果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没有清晰界定却直接研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给人的感觉仅仅是对“影响体育发展的因素”加上“可持续”三个字而已。事实上,目前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见仁见智,在分析具体的问题时,不同学者所选取的视角是有很大差距的。

(二)关于竞技体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杨文轩(1998)认为,当前竞技体育面临“两个转变”,高水平竞技运动进入市场成为大势所趋;【44】谢琼桓(199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体育的现状和未来,他认为,可持续发展为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适应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该对竞赛体制作必要的改革,包括对一些竞赛规则进行重新审视,对一些项目进行调整。对运动员、教练员来说,可持续发展要求他们不能仅仅重视技术训练,还应重视人文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处理好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关系,对不同年龄段的训练加以区别,防止短期行为和“杀鸡取蛋”。【45】张春华(2000)认为,中国竞技体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竞技体育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下去,否则,将发生恶性循环,使我国竞技体育走上难以发展直至不能发展的道路。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因素包括社会自然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科技因素;【46】从上述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基于奥运争光的目的,还是基于竞技体育依托市场化发展的目的,竞技体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关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定位是关系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肖林鹏(2002)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目标,作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社会生活的渗透及中国竞技体育自身发展条件的需求,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竞技体育社会化、国际化与科学化。【47】今天看来,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这种笼统的提法还是有一定欠缺的。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现出来。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方面。刘志民,虞重干等(2002)首次建立了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确定了120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始评价指标,经初步研究选定80项;通过首轮专家问卷调查筛选出40项,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初步形成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8】虽然该指标体系中有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但课题组对此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对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四)关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关系的研究

杨文轩(1998)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高水平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也是人,中国竞技运动立足于人的发展有三个层面:一是避免拔苗助长;二是防止只顾单纯挖掘运动员身体潜力而忽视心理、社会潜力;三是必须把竞技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考虑;【49】显然,作者特别谈到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利用及配置问题。虞重干,刘志民等(2001)则认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广义的管理人员。文章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人力资源的切入点,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和人力资源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建立了五类评价指标:科教道德教育、体制规范、经济竞技发展、外部投入和消除“近亲繁殖”的教练员培养制度。【50】如前所言,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涉及各种资源的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的综合性问题,决非简单的某个方面。

(五)关于具体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从具体项目出发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文献资料主要涉及:篮球后备竞技人才可持续发展,武术运动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从具体领域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主要有: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体育科技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体育市场可持续发展等。

陈钧(2003)对中国篮球职业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参鉴NBA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职业化发展战略体系。【51】朱琪林(2001)认为,中国足球运动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但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中国足球运动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今后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2】潘迎旭(2003)认为,目前建立一套完整的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条件还不成熟,现阶段应以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和筛选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作为研究重点。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竞技排球运动、群众排球活动和排球产业开发三个子系统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上的三维统一”为概念模型,包括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由19类基础统计指标和45项具体指标组成。它们为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53】上述文献的研究立足点不同,部分研究的初衷是为奥运争光战略考虑,还有一部分的研究则是指竞技体育项目进入市场,依托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这些文章的探讨开拓了具体领域研究的视角,无疑有助于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实施。

四、关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窗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3年以来,原国家体委多次就中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国务院和原国家体委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体育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项目发展战略、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后文有述,此处不再赘述)以及竞赛管理体制,教练员、后备人才、科技、产业经营等方面。

(一)关于竞技体育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管理层和体育理论界一直十分重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1985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正式创建,后来提出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组织制定了一些重要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文本。2001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又在苏州召开了以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为专题的研讨会,取得了大批有价值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我国体育学术界的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最初是以国家奥运战略研究及地方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为起步的。【54】

着眼于2010年的竞技体育发展,吴寿章等(1999)首次系统地对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2010年的发展总目标,即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推动普及、发展体育产业和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等多元功能与作用,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世界竞技体育“第二集团”前列地位,努力缩小与“世界三强”差距,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托社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充满活力的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稳步提高,运动项目和运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竞技体育成绩中科技含量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为参与下世纪中叶世界竞技体育“第一集团”角逐奠定基础。要达成这一目标则包括科学确立训练与竞赛系统目标、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注重科技教育、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网络体系等具体目标。【55】1995年,我国确立了以《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该《纲要》到2000年已经成功达到预期目标。杨树安(2003)设计了2001~2010年中国奥运战略,提出了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目标,并首次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6】随着第27届奥运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中国竞技体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为“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新的形势下,竞技体育管理层和学术界的研究者对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新的规划与设计。李宗浩等(2004)认为,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分析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机遇与挑战,规划中、远期发展战略。以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为基本参照,积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启动方案。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可表述为,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多元功能与作用。落实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竞技体育水平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第二集团前列的地位。努力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竞技体育运动成绩中科教含量显著增加。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推动普及。发展体育产业和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等多元功能与作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要推行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建设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的训练基地。初步建立与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的效益投资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57】上述两个发展战略的规划有相互交叉的内容,而较之前一发展战略,后者更强调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发展要求,同时还规划了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举措。

纵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规划,21世纪前10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规划新世纪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蓝图”,“保持亚洲领先和世界竞技体育“第二集团”前列地位,努力缩小与“第一集团”的差距”等成为体育学术界的普遍共识【58】【59】【60】。鉴于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马铁则大胆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基本进入第一集团,或在名次上争取再上一个台阶”的目标。【61】着眼于2020年,田麦久教授提出并分析了“油点布局扩散策略”。确立了“有重点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大国”的战略目标。【62】

以上有关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均是从宏观上规划全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战略——“奥运战略”而设定的。毋庸置疑奥运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战略,也是国家和地方的共同战略,它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需要真正形成以奥运战略为中心,以地方发展战略为基础的战略格局。

(二)关于地方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在我国奥运战略大环境影响下,全国各地方体育部门十分重视体育发展战略,目前有多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战略研究地方分会。各省市、自治区均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差异明显,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各不相同,是实施奥运战略还是实施全运战略,是以奥运战略带动全运战略,还是只要全运战略不要奥运战略,这决定各省、市、自始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因而各省、市、自治区也均进行了不同的战略研究。

上海市进行了《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以及《上海在奥运战略举国体制中地位、作用的思考》研究。上海竞技体育以独特的“海派风格”和运动项目具有“小、巧、灵、活”的特长,保持了竞技体育的一定优势地位,促进了奥运战略实施。又如广西自治区贯彻实施了符合区情的“灵、小、短、水”的优势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广西竞技体育进入了发展高潮,培养出了李宁、吴数德、李孔政、谢赛克、韦晴光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针对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孔庆鹏(1997)提出了锐意改革,适度发展,提高效益的要求。他以为,江苏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高层次战略目标:力争为国家的奥运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在2000年,2004年奥运会及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为国家多争金牌,多做贡献。中层次战略目标:力争在以全运会为标志的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逐步巩固在第二集团中的领先地位并努力向第一集团发起冲击。低层次战略目标:使江苏优秀运动队伍和整个训练工作布局更合理、衔接更紧密、管理水平更高,从而使江苏竞技体育的队伍规模和训练水平上一个新台阶。【63】

徐正国(2000)对福建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在深入分析福建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的措施:加快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使竞技体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调整竞技体育的项目设置,扩大竞争面。认真贯彻“科技兴体”的方针,加速发展体育科技事业。抓好教练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练员水平。建立健全训练网络,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64】

张原耕,王波(1998)通过对陕西省竞技体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分析研究和思考,提出了陕西省竞技体育发展“缩短战线、突出重点、效益设项、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新思路,并提出三个层次的战略目标。【65】

(三)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

正确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是事关体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关于二者的关系,曾出现过“普及与提高”、“优先发展”、“协调发展”等提法。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叶国治(1989)认为,一个地区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社会进步等存在着密切关系。竞技体育可以协调发展,但经济实力是制约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田素。【66】马宣建(1990)【67】通过对中国、前苏联有关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从奥运战略到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认为如何处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的关系,是体育发展战略的根本问题。指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是由体育整体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它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协调发展兼顾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有利于体育多功能的均衡发展和体现,有利于防止和控制危害体育运动整体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马贵田(1992)认为,协调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普遍原则,也是体育必须坚持的原则。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克服不协调因素,如体育经费不足,社会体育观念薄弱,物质条件落后,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等因素。【68】陈国强指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要协调发展,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特点,对两者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69】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均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可以协调发展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群众体育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众多的爱好者和支持者、设备人才资源等等,而竞技体育则可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示范,增强吸引力,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给以技术性的指导和服务等等。作为一个整体的体育事业,群众体育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会失去先导和魅力,竞技体育如果离开了群众体育,就会失去基础和支柱。两者互相依靠,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两者都互为条件,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因此,社会、国家和民众既需要发展群众体育,又需要发展竞技体育,而且二者又必须协调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对此,肖林鹏等(2002)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作者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70】

另一种观点认为,依据我国的国情,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可以协调发展,但竞技体育应优先发展或超前发展。谢亚龙(1989)研究分析了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国际环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大众心理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现阶段应该在两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原则。【71】田雨普(1990)从人们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传统认识,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剖析了群众体育发展的制约性,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对立的、矛盾的。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应该坚持侧重发展竞技体育,以此带动群众体育的方针。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72】段春香也指出(1990)指出,中国竞技体育的超前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但竞技体育的超前发展有一定的适度性、阶段性和动态性。【73】林炎志认为,竞技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先导作用,能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的阶段由于特定的需要,竞技仍育超前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74】本书认为,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作为亘古不变的法则。对此,肖林鹏等(2002)提出,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是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可以脱离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实现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但在相当程度上又对群众体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75】

第三种观点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可能协调发展。贺希格图(1998)认为,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比已经处于超前状态,而且受到了来自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挑战,因此不必再强求其超前,再要求其单兵独进,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在短期内达到更高的层次,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体育事业落后的总体水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76】鲍明晓(1998)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难以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一般都是短缺经济,国家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资源总量有限,给竞技体育多了,群众体育就显得不足,反之亦然。【77】刘岩从体育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地区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阶段、体育的构成、体育运动的参与等几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的论述,认为体育事业是非平衡协调发展的,也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同样不可能协调发展。【78】本书认为,专家学者之所以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可能协调发展,实际上大多是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认识的。的确,由于历史及现实等种种原因,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一度扭曲,根本谈不到协调发展。但是,国外的经验及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二者完全可以协调发展。尽管实践上尚未使二者的关系理顺起来,但并不能否认二者就不能协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将会被赋予新的含义及内容。

以上分别阐述了专家学者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能否协调发展的三种观点。虽然各自看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研究任何竞技体育问题时都不应该忽视群众体育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关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的研究

竞技体育项目包含的种类很多,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项目角度研究了项目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白喜林(2003)构建了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提出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目标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出一批在科学选才和训练等方面的优秀教练员,培养出一批能够冲击世界篮球高峰的高水平运动员;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训练科学化、系统化,竞赛社会化、市场化,人才选拔和培养多元化、集约化,人才结构和使用合理化。提高中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比赛成绩保持亚洲霸主地位,并实现在奥运会上的新突破。【79】

朱琪林(2001)从研究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立起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足球运动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根据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认清我国足球运动发展所处的时期,提出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第二,我们的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在我国现行足球运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条件下,由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转向开放式的管理,将开放式的管理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当务之急。【80】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运动,在其发展进程中,经过逐步完善和规范,从而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广泛参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武术运动的发展,应有一个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指导原则和规划。喻德桥(2003)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运动的发展进程,提出了21世纪武术运动发展的战略构想,即对竞技体育、传统武术、武术教育、军警武术、健身武术、武术理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81】

在竞技体育项目中,田径项目是一个大项,共有46个单项,同时又是一个基础项目。世界开展该项目的时间早、水平高。我国田径项目在第27届奥运会上只取得一个金牌、一个第七、一个第八的成绩,与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协调,与我们国家的地位非常不相称。面对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前景非常不乐观。阚福林(2001)从教练员角度对田径项目的特点,对我国田径项目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田径项目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独到看法。阚教练认为,我国的田径项目要想尽快发展,水平尽快提高,就应该有长远打算,从基础工作做起,经过多年的努力使该项目的水平获得稳步的提高和发展。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发挥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练员队伍、训练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抓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强科研工作。【82】

(四)关于竞技体育其他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

竞技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上述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外,有学者还对竞技体育其他领域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韩建国(1998)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体育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资金不足这一困扰竞赛工作的难题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提出今后的竞赛要不断完善以全运会为重点的全国综合性竞赛的赛制,突出奥运战略。【83】贺希格图(1998)在文章中提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必再超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现行体制下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最大障碍是地方保护主义所形成的资源垄断和缺乏强有力的竞赛杠杆的正确引导。【84】

李明(1998)认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三大任务之一。未来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三大经济支柱,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形成以竞技表演业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产业体系;建立和健全以竞赛表演市场为中心的竞技体育市场体系;调整和优化竞技体育产业结构,为社会提供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多层次、系列化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劳务产品;提高竞技体育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经济政策;基本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管理法规体系。【85】

科技兴体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史康成等(1998)在分析竞技体育科技进步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科技进步战略总目标是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中要发挥关键性作用。并指出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基本思路。【86】李元伟(2001)认为:在现有的国情条件下,科技力量分散是制约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应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形成集团优势,还可进行跨行业协作,联合攻关。借鉴我国组织实施“863”计划的成功经验,规划并实施中国体育“863”计划。【87】

张林(1998)认为我国的俱乐部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尽管我国的俱乐部制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它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国的俱乐部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中脱胎出来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起步的,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改革发展态势等内外环境的制约,要深入研究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我国乐部制发展的正确道路。【88】

刘夫力(2001)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需要,在综合阐述竞技体育无形资产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发展战略理论与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确定了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内容。【89】

当今的竞技体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样也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引起了体育界极大的关注。俞继英(2001)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市场运作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在现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开拓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已势在必行。【90】

业余训练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后备人才怎样培养,业余训练怎样搞等一直是关系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崔大林(2001)对进入市场经济后,业余训练的形势做了分析,提出了8个方面内容的思路和当前应当采取的7个方面的对策。【91】

杨铁黎等(2004)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对高校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依据、战略目标和实现措施。【92】

纵观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研究,不难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不断增强,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方法以及论证过程等方面均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这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在总体上还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及不足,如忽略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本身的研究,发展战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