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一、中华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是五千年来华夏大地各民族在劳动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发展并完善的,具有鲜明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博大精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吸收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养分,具有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以独特、丰富的攻防技击技术为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世界、人生哲理、审美情趣等文化特性;它具有完整、科学、独特的文化体系,其中浸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中华文化的修习途径很多,人们可以从任何一门学科入手,通过不断的修习和实践深“悟”其中之“道”,从而获得中华文化的真谛。其修习途径大致可划分为文修和武修两大类。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修习与传播来完成的。历史上的许多大家均十分注重文武双修,讲求文治武备。因为在中华武术文化中,倡导人们修习和养育的是一种“内圣外王”的“浩然之气”。以此作为门径进而通盘理解中华文化的全貌与核心。此即所谓“以武修道”。可以说中华武术是现代人修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绝好切入点,这也是中华文化中最独具特色的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支脉,中华武术文化同样是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子孙对世界文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它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内容,为世界人民提供永续享用的精神养分。
(一)中华武术文化的哲学特性
中华武术文化不同于一般的体育和竞技、搏击运动文化,她是具有完整哲学理念的独特文化体系,涵盖从生命原理与实践、人体结构、心理学、中医学、美学、养生学、伦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宗教学、兵法学的理论精髓一直到武器的具体应用。
武术文化的哲学和思想直接取自于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项具体实践。它遵守儒家的率性明德、中和养气之说,“神勇兼备”思想和“仁爱”伦理道德法则,具体应用了道家的“道论”、“气论”和“天人合一”的认识论和“物极必反”、“守静致柔”、“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方法论思想,以及释家的禅定参悟等思想;也吸纳佛教“静心为本”、“修忍修慧”的思想和道教“阴阳相济”、“形神兼修”的世界观和行为法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具体应用与实现。
(二)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武术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特征。从武术文化的地域发展来看就是多元的。她依托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立发展出具有地域色彩的不同流别,可谓派别林立,有所谓“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也有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以地域划分的拳种。从仿生角度来看,还有猴拳、鹰拳、螳螂拳、鹤拳、蛇拳、虎拳等众多的不同象形拳门派之别。从使用的兵器器械来说,更是琳琅满目,仅主要类别就分有单器械、双器械、长器械、短器械和软器械,以抛掷弹射类兵器等。全国正式在册的武术拳种就有129个。其适用对象也是不同个体、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不同阶层,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武术的修炼形式、方法及形体表现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竞技对抗性的技击、散打、推手和兵器对抗等,有各类功法、拳法、套路、技能、器械的修炼和表演等。
(三)武术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武术的拳种、流派和练功方法世代相传,在民间的传衍过程中,习练者从入门到出徒,再到收徒传艺,始终都沿袭着本门本派的清规戒律。正因为如此,中华武术文化才有了它特有的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性,武术才能被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
武术是用身体运动来保存文化和表现文化的,因为它有了不可逾越的民族性,所以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才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过去,武术一直在小范围里互相传授,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传统形式,因为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没有文化的互相渗透,而且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怎样起势怎样收势,都要按照要求不得有半点马虎。武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正是因为受到了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经济生活、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才形成了符合该民族或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
(四)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变异性
武术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了无数劫难,在坎坷中为了保存自己,它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掩护伪装自己,这样就产生了各样的宗教组织,随着宗教的渗入,武术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也就发生了变化。
武术,是实用性搏斗形式和表现性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武术特殊的表现形式。套路的素材从格斗攻防技术中提炼出来,以意识主导动作,使“内意”与“外形”达到高度的统一,而内在的意识是随着外部的环境变化而转变的,外部的形态更是随机应变的,在中国古代的易经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武术是最能反映这个思想意识的了,“不通则变,变则通……”
当外来文化涌入这个古老文化时,随着商业、新兴工业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和高科技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曾显威称能的武术技击,被枪炮取代,武术的实用性消失了,武术顺理成章地由实用性的“击”向娱乐性的“舞”发展过渡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作为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民族生存中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相反,它在社会向前发展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完美地充实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开拓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又使它自身繁衍出能成为现代人的文化娱乐、健身益寿的一种体育运动,也就是随着功能的转变,武术的一部分也将由原来的纯粹搏斗技击转变成了一种具有搏击特色与内涵的健身自娱的运动形式。
二、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一)武术与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是从中国人看待和处理天人、道器、人际、知行、价值等问题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归纳出来的一门学问。它以《易经》的“阴阳八卦”、《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性、鲜明的主体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并吸取和借鉴哲学原理和用语,使武术理论和技法体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色彩。以拳种为例,太极拳与老子“重柔主静”思想相通,要求动作柔缓圆活,强调“以静制动”。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要求“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强调“拳禅一体”等。以拳式动作为例,武术动作要求意、气、劲、形四者和谐统一,一动俱动、一到俱到。这种“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规律,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武术动作的运动路线和节奏多表现为欲伸先屈、欲左先右、欲开先合、欲起先伏、欲急先缓、欲重先轻、欲紧先松等。这种从欲达方向的反向着手开始动作的表现方法,可溯源自《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思想。另外,行拳换势时要“动中求静”,定势时要“静中求动”,运动追求“刚柔相济”,搏斗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种既要细确事物对立双方,又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技法要求,是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从各拳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各家拳术都是先有了技术体系的基本雏形,才在其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哲理来阐述拳理,借助哲理化的拳理来规范拳技,指导实践,并借用哲学名词命名于拳派和拳式,比附某身体部位。这类“借助”和“借用”的逐步发展和积累,奠定了“武术哲学”的框架。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武术哲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拳家无极说、拳家太极说、拳家两仪说、拳家阴阳说、拳家刚柔说、拳家四象说、拳家五行说、拳家八卦说、拳家先后天说、拳家天人合一说、拳家自然说、拳家神形说、拳家体用说,从而形成了武术哲学。武术哲学的形成,使中国传统哲学又多了一个分支。
1.“阴阳”辩证法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阴和阳是宇宙万物最基本属性,是古人对自然界想到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以及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的抽象概括。《易传》一书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充分肯定世界具有永恒运动属性的同时,还着重探讨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认为一切运动都源于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易传·系辞》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就是说,无论春夏秋冬的循环推移,或是昼夜明暗的交替,无一例外地产生于阴(柔、月、寒)阳(刚、日、暑)的相互作用,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处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中生长、变化;若阴阳一旦毁灭,则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就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上,《易传·系辞》中明确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乃是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无一不是阴阳相击、变化的结果。古人运用阴阳学说创立了中华传统医学、中华养生学及武术基本理论。医学上运用阴阳变化规律的理论调治百病,武术则用阴阳来论技和指导强身健体。
根据阴阳原理,在武术传统养生理论中,依据阴阳所反映的自然属性,结合武术的技法理论,将技法运用阴阳理论来解释。如“阳”代表着动态的、向外的、向上的、进取的、积极的、刚硬的特性,以及“阴”所代表的特性,以阴阳来解释技法。论身体,正面为阳,背面为阴;论运动,动态为阳,静态为阴;急快为阳,缓慢为阴;论方向,进出为阳,退入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论劲力,刚劲为阳,柔劲为阴,实势为阳,虚势为阴;论攻防,攻为阳,守为阴等。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素问·生气通天论》称:“生之本,本于阴阳。”所谓“本于阴阳”,一方面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一方面则是指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一切组织结构均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尤为可贵的是,中华养生理论所理解的平衡并非一种绝对静止,而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特殊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中就提出了“升降出入,无品不有”的观点,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的平衡都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不仅如此,武术家还强调以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为武术技法的基本原理。依据此理论,武术家们要求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要注意主动肌收缩(阳)与对抗肌舒展(阴)的有序配合,这样阴阳统一一体,动作才会协调灵便,动作的高低起伏、急缓快慢、刚直柔圆才会对立衔接,有层次感。
2.武术文化中的系统论——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形态的基本物质。五行学说就是用上述五种基本物质来解释世界构成的一种具有古代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宇宙间的许多事物都具有五行属性,并对五行做了相应的归属:凡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水”;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火”;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木”;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土”。
古人将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采取类比方法按其不同性质、作用纳入五行的属性:
五行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观点来探索、阐释复杂系统内部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自我调控机制。“五行相生”,就是指某一事物对它事物的促进、助长和滋生等积极作用,作用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则是指某一事物对它事物的抑制、约束等消极作用,作用的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所以对于其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以“金”为例,它与“土”之间为“生我”关系,与“水”为“我生”关系,与“火”为“克我”关系,与“木”为“我克”关系。在古代哲学家看来,正是事物内部结构的这种相生相克关系造成了该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性运动,而正常的循环性运动则是事物生化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行学说是反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主要模型之一,而五行六气则是其基本内容。中医学运用五行六气来解释人体生命过程机理并诊断疾病;武术和气功学运用此阐释养生原理,指导练习实践。几千年来,中医学、中华武术、气功学的丰富实践,又不断发展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内涵。因此它们有关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与源于天文、地理的五行六气论在本体上有所不同。
五行六气原本是古人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总结。在古人看来,天体的运动归根结底是以太阳的运动为主宰,五行的运动是以六气为主宰,是大地上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与天体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星阵相对应的运动。六气包括天气阴阳六气和地气阴阳六气。天气阴阳六气指的是三阴(蕨阴、少阴、太阴)之气和三阳(少阳、阳明、太阳)之气。地气阴阳六气则指风、湿、寒、热、燥、火。人是天地的产物,以五脏适应天地之五行,以六腑藏天地之六气。
“五行”说在古代被运用得很广泛。统治者视之为治理山川国家的法则;兵家以它论述胜负因素的相互关系;医家把五行与人体内外、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观察病理变化,辨证施治;拳家以五行结合拳势、人体,用以解说拳理和锻炼方法。概括起来:一是以五行的形态、性能、方位为基准,将某些基本拳势配为五行内容(太极拳以此将“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配作五行);二是以五行结合人体脏器而形成内五行(肝、心、脾、肺、肾),以五行配五体(筋—木、脉—火、肌肉—土、皮毛—金、肾—水);三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解释拳势的攻防作用,即以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来说明拳势中相互制约的关系。这都说明了传统哲学对武术的指导,以及依靠传统的思想习惯而形成的特定的武术文化的内涵。
3.三才学说
按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来解释“三才”,是指天、地、人。三才之道指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它不仅突出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被运用于武术理论中,用于解释武术中的一些基本技用方法。某些武术家借用三才比附人体头、手、足,并引申为上、中、下三盘。也有指认的“三体”:气体,人身中的真气;液体,人体中的津液、血液;固体,人体中的五脏六腑、筋、肉、皮、骨组成的身体。
从这三方面看,武术家们用“三才”来解释和联系武术的技术技法内容,也反映了对阴阳、八卦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阐明了阴阳的多层次性和普遍意义。如果说,“三才”是用来说明天、地、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的,那么阴阳就是用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由此看来,“天人合一”的基本理论就在于人的行为与天地、自然规律相和谐而构成的健身原则之一,就是要表明人体的运动以技术技法为内容,以自然规律来影响健体强身的各种活动,才能称为“天人”和谐,这才是中国武术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原理,这是中国武术养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中国武术中“天人合一”观的形成,可以通过“三才”学说得以具体体现。
4.八卦学说
古之圣人“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八卦是“易”的基础。《周易·系辞》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仪和阳仪。八卦包括卦名、卦画、卦象。
拳家依据卦的这种象征作用,以拳势比附卦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卦配象。拳术中八卦象征人体部位。乾—头、坤—腹、震—足、巽—股、艮—手、兑—口、坎—耳。
二是以卦性立象。如八卦掌以卦立象,由于乾卦为刚健之性,孙禄堂认为狮性最勇最烈,故以狮性为乾卦,作为“狮子掌”的取名。
三是以卦形喻象。拳家以坎卦形成外虚内实之象,故内功拳家以小腹为坎,要求小腹饱满,即其中肾水足、丹田内气足。
四是以卦的方位名象。如太极拳理论解释基本八势,“夫棚、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
5.“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天人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哲学领域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直接以人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其深厚底蕴。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黄帝内经》中明确地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出,人亦应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称:“夫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二气则运动乎其中,一升一降,往来不穷,犹橐龠也。人受冲和之气,生于天地间,与天地初无二体,若能悟天地之妙,此心冲虚湛寂,自然一气周流于上下,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同其长久。”这正是“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在传统养生方法的创立基础,“天人相应”的观念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
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相应”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的。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实质上正是“天人相应”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具体展现。这一点《素问·天元纪大论》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中华养生理论的产生和完善是与“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息息相关的。
中国武术依靠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即“天人合一”说,来解释武术的天人相类的传统思想,认为“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天人关系就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相互关系,充满小宇宙的阴阳二气与周流于大宇宙的阴阳二气相互通融,“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即指“天人相通”。大宇宙的气化运动能引起小宇宙的气化运动,此所谓“天人感应”。由此,以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为基础的天人合一,可以说成是“身宇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具体表现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重视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要适应和顺从天、地自然的变化。进一步说,无论练拳和使艺皆强调符合自然变化的规律。如四时运转、昼夜更替、以及一切自然现象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和宇宙的自然运动是紧密相连的,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就必须要和宇宙自然运动统一、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传统武术练功十分注重按照自然界四季和人本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影响到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只有顺应四季的变化,让主观顺应客观,才能提高锻炼效果,如果违背了自然法则就会招致损害身体的健康。如形意拳理论中非常重视练拳与四时的关系,强调顺乎春、夏、秋、冬四季发展的自然规律。春季象征着大地的苏醒,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物经过严冬冰霜的摧折,开始萌芽。所以在春天练拳时,应注意内气、内劲的焕发,发劲宜柔,使筋络渐渐舒展。夏天温度升高,阳光充足,植物生长旺盛,生机勃勃,一片盎然。对人体来说,此时的肌肉、筋骨有力,练拳时发力不易受伤。秋季是植物由旺盛走向衰落的时节,果子成熟而气候由热湿变得干凉,日照短、不充分。这时练拳“则应少发暴力,内收劲力”。冬季气候转寒,冰霜雪雨,一些动物、植物终止了生命,光照时间最短,夜长昼短。练拳时应深藏劲力,不可急发暴力。
利用“天人合一”思想理论,武术家们在大自然寻找无穷奥秘,大自然更赋予了武术家们不少的灵感。他们从自然生态中受到启迪,创编出了许多模仿动物的拳种,这些拳种以动物名称命名,如虎拳、猴拳、螳螂拳、鹰爪拳等。这些拳种把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融入拳术的一招一式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象形拳,从而大大丰富了武术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武术与兵家
武术与兵家也具有水乳交融的关系。武术与军事可谓同源之水、同本之木,这是由二者有着最本质的共同特征——攻防格斗技击术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不仅表现在技击之术上,如兵家练兵多采用武术的练习内容,同时军事战争又促进了武术技术的提高,这种渗透与促进更多地反映在战略战术等基本理论上。如“知己知彼”、“兵之情主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战略战术思想,即使在当今的军事战争和武术竞赛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武术与传统美学
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象、美的动作、美的节奏、美的情感,不断地从舞蹈、体操、戏剧、雕塑等造型艺术中吸取精华,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武术美。武术运动具有许多美的内涵,从项目来讲,既有太极、八卦等拳种的连贯圆活、洒脱飘逸的阴柔之美,又有长拳、翻子拳等的勇猛、顽强、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从技术上讲既有以柔化刚、避实击虚、给人以圆润饱满之美的柔劲,又有疾风暴雨般的冲拳、弹腿给人以力量之美感的刚劲。总之,武术既有和谐的优美,又有崇高的阳刚美。武术美是通过实战搏击动作的攻防实效性和套路运动的艺术性表现出来的。武术美的审美形式有:形体美、技艺美、神韵美、武德美、名词术语美。
1.形体美
拳术、器械、套路的练习对手、眼、身法、步都有严格的要求,技击练习对力量和时机的掌握的要求,都有利于塑造运动员的形体美。形体美是由姿态美、身体美、服饰美组成。同舞蹈、体操、戏剧一样,武术也同样有造型艺术美的方面。如长拳的舒展大方的动作,站如松,立如鸡;象形拳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千姿百态;技击比赛时,重如铁、快如风的搏击等,这些武术演练者的优美的姿态、漂亮的动作,构成了一幅幅静态和动态的艺术造型。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美是通过健康的身体、强劲的体魄表现出来的。颜色协调、精美合身的民族服装和装饰,器械的彩绸,以其色彩特定的美感,唤起人们对武术服饰典雅美的审美情趣。
2.技艺美
武术技艺美,是与拳术、器械、套路的技术结构特点和习武者演练时的技术发挥相联系的。拳术和器械的演练,反映出习武者的创造性、艺术性和独特性,以及拳械的风格特点,能充分地体现武术的技艺美。武术的技艺美,又包括技巧美、对比美、动态平衡美等多种审美因素。以小力打大力、四两拨千金、以短胜长、以柔克刚的技巧中,会感受到武术的技巧美。从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等“反向相求”的技法中,会感到对比美。从在运动中求平衡、在平衡时求运动的运动中,会感受到动态平衡美。在技击搏斗中,运动员表现出来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力量;掌握稍纵即逝的战机,虚实真假战术的应用所表现的智慧,这些都是美的外在表现。
3.神韵美
在激烈的技击搏斗和高速的套路演练中,招法千变万化,同一动作力量幅度的变化,运动起来,快如疾风闪电,缓如雄鹰翱翔,重如铁,轻如叶,这些强弱、快慢、轻重、刚柔等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明快的节奏,使人赏心悦目。武术运动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是,它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也就是通过各种动作反映运动员心、神、志的活动,在静态和动态中塑造出刚毅、雄健、勇猛、灵巧、优美的形象,以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同样有一股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充满了神韵美。
4.武德美
习武者有远大理想和信念、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并且尊师重道,讲究礼仪等,构成了武德美。历史上有多少武林志士戍边守关,抗击外寇,匡扶正义,为国捐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颂歌,体现了他们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习武者不恃强凌弱,点到为止,与人为善,凡事忍字为上,注重手德、公德、口德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正是青少年朋友今天应当提倡和发扬的。习武时尊敬师长,比赛时尊重裁判,处处注重礼仪,这些正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再现。
5.名词术语美
武术动作名称、套路的名称也独具特色。可以说名实相符,十分贴切。这些名称概括力强,而且富有诗意,能使人浮想联翩,唤起美感。如武术中上举拳这个动作,名曰“擎拳摧朽”,向前踢的动作则称为“春雷惊笋”,原地跳跃则冠以“旱地拔葱”。这些术语既文雅,又形象,又能反映动作的本质。又如苏秦背剑,哪吒探海,武松脱铐,织女穿线,怀中抱月,叶底藏花,大鹏展翅,螳螂待机,古树盘墩,林间扑蝶等,这些典雅的名称就足以使人陶醉、神往。武术谚语是民间武坛流传沿用,通俗简练,富含习武经验的一种俗语。武术谚语上下对仗又简明易懂。一条谚语具有一个完整的含义,可独立成句运用。由于武谚来源于口传身授的民间武坛,实践性强,揭示了武术运动的基本要素和一般规律,而且口语化,念起来朗朗上口,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被广为传颂。
(四)武术与传统医学
中医是中华民族保健、延年和医疾治伤的医学。武术运动具有强健体魄和防身制敌的作用。两者虽属不同学科,但都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认识自然环境、药物作用、物理刺激、导引肢体对人体的影响等作为基础。中医依此探索施治之术,武术依此研制练武、用武的方法。因此,在武术和中医之间形成了一些相互联系、融合的领域。
古代武术以防身制敌为主要价值,训练离不了搏斗形式,得艺后试敌运用,也皆以格斗发挥技能。在格斗中难免伤害一方或两败俱伤。拳家强调要研究药功,以便自救和救人,《国技大观》中说:“武术杀人之技也,知有杀而不知有救是大背人道矣。”历代拳家正是在这类思想指导下钻研跌打损伤疗法,出现了许多医治跌打损伤药方,但自古以来,都被视为家宝,很少外传,所以鲜为人知。
武术击法历来讲究点穴位、打要害,力求迅速以小力击败大力,控制对手。拳家点穴法是自发出现,而借助中医知识趋于完备的。另外,拳家某些穴位被击中后,刺激沿经络的双向传输感,练功过程中获得的意气循经流注感,又为中医经络学说提供了验证,为针灸师锻炼认穴的准确能力,提供了练习方法。
擒拿法是武术基本技法的一种,包括使对方关节超出活动限度的拿风法,抓拿对方筋肉空隙的拿筋法和捏拿对方穴位的拿穴法。欲拿骨,须知关节活动的限度和影响肌肉的关节角度。欲拿筋,须知筋肉的结构。欲拿穴,须知经络走向和穴位位置。历代拳家在习练和运用擒拿法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传承着认识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中国古代,由于受礼教束缚,解剖尸体虽早有记载,但甚微。几乎没有以解剖运动器官(骨、关节及肌肉)来认识其功能的。因此,可以说擒拿法传习者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丰富了中医识骨、认筋、辨穴的知识。大多拳家擅长医治跌打损伤诸症,与他们的这类认识有关。遗憾的是,古代拳家重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没有将他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记载成册,乃至现代擒拿技术,多借鉴运动解剖学知识解释技法。
习武能掌握攻防技术,也能强健体魄,并以强健的体魄作为发挥攻防技能的基础。因此,历代拳家都重视总结和积累习武健身经验,同时积极借鉴中医摄生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包括武术健身理论、健身功法和拳术,以及佐功药剂等内容的“武术健身术”。
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是由武术“几个互导”、“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原理和“内外合一”的技法原理决定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摄生的整体观一致。中医理论中顺应自然、适应四时气候、避外邪侵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以及体内脏器与体表四肢相关的“藏象”整体观,都直接为武术健身整体观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总之,从武术萌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武术既具有自发的医学成分,又具有移植或借鉴中医知识技能的医学成分。武术中的中医成分,促进了武术技法的合理化,完善了武术运动训练理论,促成了武术自身体系中药功、骨伤科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武术医疗体系。从中医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是以总结中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人们与疾患做斗争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的。武术领域的医学实践经验,是中医的一部分。练武用武的实践经验,增进了中医对人体活动规律的认识;武术内功法和健身拳术,丰富了中医的保健手段;武术医疗促进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发展。
(五)武术与宗教
数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传衍着的武术与宗教,他们相互借鉴和影响。宗教徒曾以武术为延年、护身的手段,还曾借武术宣传宗教法力。晋代已有道士以剑为法器,执剑作法。唐代有所谓“圣剑成就法”,说能练剑隐身。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借硬气功表演,宣称神助拳、刀枪不入,下面着重谈谈宗教对武术的影响。
原始宗教活动,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和形成。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把那些生活依赖的、或强悍可畏的动物,奉为半人半兽的神进行崇拜,形成了一种较普遍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它对武术萌芽和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人们羡慕牛以角搏斗,希望借助牛角的功能来战胜对手,发展成模仿牛斗,以角抵人的格斗法。后世将徒手较力称为“角抵”。后来角抵逐渐发展成了徒手搏斗的总称,其中衍生成的手搏,就是后来的拳术。
道教促进了武术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太极、八卦等拳种的创立,对武术影响较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家学说为本,兼容阴阳、墨、儒、法诸家理论形成教理和教义,认为通过方术修炼,能获得长生不死、今生成仙的归宿。作为道教教理核心的“道”和神仙修炼方术,都曾影响过武术的发展。清代问世的太极拳和八卦掌,被认为是受道教影响最多、道教色彩最浓的拳种。太极拳和八卦掌在其产生时,就受到道家养生修炼思想的影响,后来相继出现了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流派,道家色彩更见浓厚。从它们的拳理来看,都强调任其自然,注重顺遂,与“道法自然”的教义一致。其次,太极拳强调以“柔”为体,以“不争”为用。逐步步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的境界。从动作要领来看,太极拳和八卦掌都要求练拳时排除杂念,意识只专注于动作,采用腹式呼吸法,胸部宽舒(太极拳称含胸、八卦掌称畅胸)、腹部充实。这些要领与道教修炼术的基本要求相同,与《老子·三章》所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不谋而合。有很多道教教义和修炼术渗入武术、影响武术发展的例子,这里不一一例举。
佛教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形成了拳禅一体的武术思想。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时传入中国,至中唐时,慧能对其进行改革,提出人人都可通过修炼今生成佛,甚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修炼方法以佛教戒、定、慧为本,兼容儒、道,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由于禅宗教义符合中华民族的自尊心理和传统文化习惯,逐步渗入社会各界,也渗入武术。可以说,禅宗对武术的影响,代表了中国佛教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这一影响在少林拳法中表现尤为突出。少林武术对中国武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佛教对武术的影响也是广泛的。
其中少林拳以“拳禅一体”为特点,是佛教文化渗入武术的集中表现。禅法与拳法相结合,出现了以禅理解说拳理、整理拳技的现象。佛教的诸多戒律影响到武术界,各门各派一般都有其戒律,如同道互助、尊敬师长、戒传暴徒,还有戒欺狂、偷盗、色欲、贪婪等,都是借鉴了佛教的戒律而产生的。
民间宗教对武术的影响也很大。满清入关后,民间宗教林立,如白莲教、青莲教、罗教、清水教等,这些宗教以反清复明和反抗外来侵略为宗旨,他们以教拳为掩护,联系群众,发展教徒;以练拳为名,在教内设置武场,形成武装力量。这无疑推动了武术的普及。与此同时,民间宗教的神秘因素也渗入了武术。例如,一些教门宣称其崇拜的神能保护教徒渡过劫变,教内传习的拳棒就是神下凡、或附体、或转世传留等。于是伏羲转世传八卦拳、孙悟空下山传大圣门拳技、二郎神下凡传二郎门拳技等神传仙授说也随之充斥武坛。可以说,明末清初大量涌现的何门传自佛主、何家得自道尊、何艺受自异人等附会传说,都是清代民间宗教神秘色彩对武术影响的后果。青少年朋友应该认清其不科学性与危害性。
(六)武术与艺术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武术与艺术是同源的。它们都产生于生产劳动,并作为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系统中按各自的发展规律逐步成熟起来。由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武术的特殊关系,它对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舞蹈、戏曲、影视中的武舞、武戏和武打,是采用武术攻防动作以作为形体表现手段的三种舞台艺术。武术是技击美和技艺美兼容的一项体育活动。两者虽属不同的两个体系,但有着密切的联系。武舞、武戏和武打,从武术中吸取动作素材,武术从武舞、武戏和武打中借鉴表现手法。各自将吸收借鉴来的方法,融入自身体系,促进自身的发展。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远不只武术技术本身,它还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中医、兵学、艺术等许多内容,可以说中国武术是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或者说一个载体,难怪有时外国朋友说要想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中国武术,这句话不无道理。今天青少年朋友在学习现代科学的同时,也应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学练武术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