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南唐的前世今生(2)
但他表面上对待徐知训更加谦恭谨慎。不久,徐知训到泗州去筹建静淮军,由朱瑾做节度使。就要离开扬州,朱瑾想想再不报仇,以后的日子更不好安排。想想平日自己隐藏得很深,徐知训未必知道自己对他早已是满腔仇恨。于是,很热情地邀请徐知训到自家府上来吃酒,还说是请自己爱妾陪侍,并在行前拟将自己的爱马赠送徐知训作为寿礼。
徐知训高兴,来到朱府。朱瑾安排跟随徐知训前来的亲兵们在厢房用餐,先带着徐知训看了自己的爱马。朱瑾最好的马,冬天要有帷幄御寒,夏天要有伞罗遮阳。徐知训与朱瑾回到大厅后坐定,朱瑾亲自斟酒给他。这时那个爱妾又来敬酒、献歌。徐知训被恭维得迷迷糊糊。
酒过三巡,朱瑾又请他升堂,让妻子与徐知训见面。请客人到后堂见自己的妻子,这是对客人至为信任的举动。
徐知训欣然起行。徐知训也知礼节,见到朱瑾太太,即揖鞠躬拜谢。朱瑾就趁他低头的刹那,手持象牙笏板,猛击他的后脑,将他打翻在地,与此同时,伏兵出来,割了徐知训的脑袋。
请徐知训到朱府来的时候,朱瑾担心有动静被同来的亲兵所知,故意在庭院驯马,让马儿在院中嘶鸣踢闹,遮掩杂音。
朱瑾带着徐知训到了庭院,徐知训的亲兵们一哄而散。朱瑾于是提了这颗脑袋,骑马去见国王杨隆演。他想徐温父子一向欺侮吴主,现在他诛除了祸害之一,国王应该对他有赞赏,更应该支持他。如此,调动起朝廷大军来,一举歼灭徐温等人,应该没有问题。
他见到国王,出示徐知训的脑袋说:"臣今日为吴国除害啦!"杨隆演推卸责任,战战兢兢地说:"这事我不敢知道,跟我没有关系。"说罢赶紧向内室走去。朱瑾看到这个宁肯被欺侮也不作为的君主,气得抓起徐知训的脑袋向厅堂里的柱子扔去,大骂一声:"这个国王跟个婢子似的,真是不足与成大事!"他知道没有国王支持,这件事凶多吉少,赶紧提剑出门。府门已经关上了,他走不出去。于是翻墙,但从高大的墙头掉了下来,摔断了一只脚。徐知训死了,还有他爹徐温呢!跟随徐知训到朱瑾府上的人,早已通知了徐温。追兵就迫近了王府。朱瑾看到追兵越来越多,估计跑不掉了,大呼道:"我为了万人而除害,而以我一身做牺牲!"说罢自刎而死。朱瑾的府上亲兵与徐温的亲兵有了战斗,四面火起。
"王国"升格"帝国"
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在做金陵刺史时,将城中治理得很有兴盛之相。徐温从吴国首都扬州巡视到金陵后,很喜欢这里的繁荣,于是将润州(今属镇江)的镇海军治所迁移到金陵,调任徐知诰做润州团练使。徐知诰不高兴,觉得润州与扬州太近了,容易受牵制,就想到宣州(今属安徽)去。但徐温没有答应。徐知诰很失望,想继续往其他州镇调动。这时,他的谋士宋齐丘为他奉献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意见:"扬州的三郎徐知训很是骄纵淫暴,迟早会败亡。润州离扬州只有一水之隔,想想,这是上天授予你的啊!"这番话用三个汉字表达就是"守润州"。明白人不用多说。徐知诰一下子就掂出了这番话的含金量,于是高兴地从金陵到润州去上任了。
从前,徐知训和他的弟弟徐知询,对徐知诰都没有礼貌,他们对这个父亲的养子有忌惮。徐知训曾召集兄弟们一起喝酒,徐知诰不到,徐知训生气地说:"上我们徐家讨饭吃的家伙,敬酒不吃吃罚酒,请他不来,难道想吃刀剑吗?"后来徐知训又曾与徐知诰一起喝酒,府里埋伏了甲兵,准备杀死徐知诰。这时徐温的另一个儿子徐知谏,一直对这位外姓的兄长很友好,就暗踩徐知诰的脚,示意他。徐知诰警觉,假装起来上厕所逃掉了。徐知训知道后,把自己使用的剑交给他的亲信,让他去追赶徐知诰杀掉他。亲信骑马追上后,只是举起剑来向徐知诰表示一下,就勒马返回了,回去后,告诉徐知训说是没有追上。
这些故实都在证明,徐知训倒行逆施,早已失去人心,而徐知诰在润州,与他隔江相望,正在等待机遇。
朱瑾事发,徐知诰在润州(今属镇江)隔江见到大火,知道国内有变,于是率兵来扬州平乱。大兵围了朱瑾府邸,按照徐温意见,就要诛杀朱瑾全家。朱瑾的妻子临刑时掉下泪来。朱瑾的爱妾对她说:"为啥要哭啊!我们这次就是要去见朱公嘛!不必哭!"朱妻听到这样说,想想也是,于是"欣然就戮",很高兴地接受了杀戮。
杨隆演一直是"虚"着的一位"君主"。徐温一直是握有大权的执政者。但徐温年岁渐长,身体多病,长子徐知训又被朱瑾杀死,徐知诰的地位开始凸显出来。徐温于是指定徐知诰代替徐知训,总理国政。
杨隆演并不快活,因为他没有大权,大权都在徐温手里。他在放纵中匆匆地走完一生,只做了一年国王,就病逝了。
吴国最后一个君王杨溥被徐温拥立。几年后,徐温也去世,杨溥在徐知诰等大臣的拥立中,升格,做了皇帝,将吴国的"王国"升格为"帝国"。徐温死后,养子徐知诰继续执政,辅佐杨溥。因为国家已经升格为"帝国",因此下面就可以有多个"王国"。徐知诰就被封为"齐王",所辖之地即为"齐国"。但徐知诰做了"王"之后,很短的时间内,规划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将帝国首都由江都扬州迁移到金陵南京;第二件事,他改名为李昪(音便);第三件事,他想办法让杨溥将帝位禅让给了他,开始改"吴"为"齐",后来改为"唐"。为了和李世民的大唐帝国、李存勖的后唐帝国区别开来,李昪建构的这个"唐"国,史称"南唐"。史称"南唐先主李昪",以区别于"南唐中主李璟"和"南唐后主李煜"。
"先主李昪",有些书里也称为"烈主李昪"。在五代十国历史叙事中,"先主""烈主""李昪""徐知诰"都是指同一个人。
南唐建立,是公元937年发生的事。赵匡胤这一年十岁。
南唐"鬼才"宋齐丘
徐知诰也即李昪,后来自称是大唐宪宗的儿子建王李恪之后。据说,他的祖父做过徐州判官,并死在任所。李昪曾流落江湖,岁数大点以后,曾来投靠杨行密。杨行密很喜欢他的气度,收为养子。但杨氏子弟不能容他,估计是担心来分财产之类,杨行密将他送给大将徐温为养子,更名徐知诰。徐知诰壮年之后,是大个子,宽额头,高鼻梁,史称为人"温厚有谋"。
徐温也不是凡人,杨行密死后,很快独掌吴国大权。而徐知诰则在辅佐徐温的同时,培植起自己的党羽。
徐知诰的方法是:对杨氏旧臣施行怀柔政策,许诺给各位高位重爵;对北来的知识分子,则施行封赏政策,给予超拔奖励;无论南人北人,徐知诰一律推诚相待。很快,他身边聚集起一批名流。
正是这一批名流,帮助徐知诰得到了天下。也正是这一批名流,有些延续到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代,成为大帝柴荣和赵匡胤需要面对的不可忽略的力量。老赵平潞州、下扬州、征荆州、扫南平、伐南汉、定西蜀,碰到的名流不多,他几乎是在极度轻蔑中完成南征北讨的;但平定南唐时,需要面对的名流却要多方考虑--武力征服南唐没有问题,但收拾人心,却需要江南名流。得罪了这一大堆当时的知识分子,大宋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老赵正在完成一件圣贤事业,他不愿意像五代诸君那样,不择手段地追求纯粹暴力下的堂皇胜利。老赵在推演以道义为核心的天下文明,而不是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权政制。
对徐知诰助力最大的名流就是宋齐丘。此人乃是南唐早期人物中的一个"鬼才"。他辅佐徐知诰,有如赵普辅佐大宋太祖。据说,他曾有诗献给徐知诰,诗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诗味一般,已经带着"以理入诗"的模样,但诗旨却有嫉恶如仇的意思。史称"烈祖奇其志,待以国士"。烈祖李昪很惊异他的远大志向,以国士规格对待他。"国士",是昔日知识分子奔走于权贵府邸,带有知音性质的待遇,宋齐丘很高兴,更为忠实地为徐知诰谋划"大事"。
宋齐丘一直在徐知诰手下做秘书,关于行典礼、敬贤能、明赏罚、宽征赋之类意见,徐知诰"多见听用",大多采纳,可谓言听计从。俩人很多话,越说越机密,徐知诰甚至为宋齐丘专门建了座小亭子,在水池中央,有桥可渡。他亲自去看宋齐丘时,将桥撤掉,俩人坐在亭内论天下事,常到深夜。又曾经在高堂中,不设屏障,中间置一个灰炉,但不生火。俩人拥炉而谈,有些机密意见,就在灰炉中手写,写后把灰抹平。所以俩人讨论了什么内容,无人知晓。但根据后来的故实逻辑推断,俩人在一起"研究讨论"的,很可能是与"建国大纲"相关的"远猷"。宋齐丘在为徐知诰谋天下。
这位宋齐丘,性情急躁,脾气大,与烈祖有议论不合之处,常常拂衣而起,不告别直接就走,以至于要烈祖多次赔了好话挽留他,他才勉强留下。由此可见,宋齐丘在池塘亭子里,在灰炉手谈中,应该是为烈祖贡献了重大谋略,不然不可能得到烈祖如此敬重。
徐温的辣手罪恶
徐知诰镇守润州时,就有人看出徐知诰不是善茬儿,就对徐温多次进言,要他重点任用徐氏嫡亲子执掌国政,不要交给机心难测的养子徐知诰。
开始,徐温不过听听而已,因为他对养子徐知诰太信任了,此外,自从徐知训被朱瑾杀掉之后,他另外的几个儿子也实在是太不争气啦!
最后,又有人提出这个意见。徐温已经在垂暮之年,开始点头称是,准备在自己不争气的儿子中选择略略像样的,替代养子徐知诰。
徐知诰听说后,开始时不想与徐氏诸子争权,就想不在朝内主政,可以外放到地方做藩镇。宋齐丘这时又像此前要他"守润州"一样,又给了他一个富有前瞻性智慧的意见:"请徐之"。
慢慢来,别着急,少安毋躁。几天后,徐温死。
徐温在杨行密之后,控制了吴国;徐知诰在徐温之后,控制了吴国。而后,吴国转型为南唐。阴阳秘运中,等于杨行密、徐温在为南唐的出现培植元气,千辛万苦中,一切做好,于是拱手让与徐知诰。
徐温一生恶事不少,但他也有几件善事,值得表彰。有一次,他跟着杨行密攻打宣州,旷日持久中,宣州城内粮草已尽,开始人吃人,最后城破,各位将领开始乘机掠夺财货,只有徐温迅即占领城内粮仓,将有限的粮食拿出来,做成粥,给城内饥饿的人吃。读史至此,为徐温的善举长久地受到感动。徐温关心民生,母亲周氏去世,将吏们前往祭奠,制做了很多木偶人,像真人一样,高数尺,都穿着用罗锦做的衣服。徐温说:"这些布帛都出于百姓之力,怎能将它在这里烧掉呢?应解下来给贫苦的人穿用。"理解徐温对民生的温情需要一点想象力,想象一下饥饿风景,想象一下人在可能的劫掠中,不去发财,却去周济最需要活下去的饥民,想象一下一个将军,将自己的权力努力用在至弱的人群方向上,想象一下,他在历史现场,望着满目疮痍的破败之城,那种源于人之为人和圣贤教诲而来的恻隐之心,就知道:徐温此举,不简单。这是传统中国,吾土吾民最可珍贵的品质之一。
史称徐温为人性情沉稳坚毅,生活简朴。他不识字,但常让人阅读诉讼案件的口供。他会根据这些口供做出判决,一般还都入情入理,而不会徇私枉法。在此之前,别人主政,案件的判决并不如此,往往都用极为残酷的刑罚。徐温对部下说:"大事已定,我们应该力行善政,让人们能够睡上安稳觉。"这也是乱世中难得的公正治理理念在起作用。
他还能知错必改。有个将军有功,但得到的奖赏却不多。过了一年多,这个将军喝酒时跟众将争论,发牢骚,说主帅徐温待自己不公。有人就将这事给汇报上去,说这位将军有怨恨,为防万一,主张将此人处理掉。徐温说:"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擢升这位将军为刺史。笼络那些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难,难得是笼络那些反对自己反对对了的人。后者,需要一点襟怀。
但是也要看到,徐温辣手处,与五代十国的其他藩镇一样,也往往具有"反人类"的性质。那是乱世中最悲惨的风景。
在一次攻打宣州城的时候,宣州守将有个儿子,在外地做着牙将。宣州守将特别钟爱这个儿子。徐温设法将这个儿子捉来,押到宣州城下。这个儿子吓得战战兢兢,哭着向城楼上的父亲求生。守将于是不忍再战,最后开城投降。但徐温斩杀了守将的全家,史称"夷其族"。徐温此举有向诸将"立威"的意图,但杀俘乃是任何文明都反对的行为,徐温于是不免,是他一生无可豁免的罪恶。
"一言兴邦"的大计
不过徐温尽管大权在握,但他始终没有试图取代杨氏而自立为帝的意图。
有一次,杨隆演需要预立太子,徐温就从金陵回到京师扬州,与大臣们商议谁当为继承王位。
这时,有人揣摩徐温的心思,对他说:"当年蜀国先主刘备曾对武侯诸葛孔明有言:"嗣子无能,您可以自代王位。""徐温闻言正色道:"我如真有此心取代王位,早就有机会这么干了,哪能等到今日!即使杨氏没有儿子,哪怕有个女儿也应立她为王!再有敢胡言乱语者,斩!"于是拥立了杨溥代政事。且说徐温死后,吴国境内,徐知诰环顾四境,发现从此再也没有了可以超越他的势力。现在来看,宋齐丘"请徐之"三字不过是一个建议性意见。但这类建议性意见,如同此前的建议性意见"守润州"一样,是"一言兴邦"的大计。古来做大事的人,无人不重视这类看似简单却足以影响历史方向的建议性意见。所谓"用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人的"智慧"--而在所有的"智慧"中,具有方向性的建议,至为珍贵。方向不明时,行动成本高昂,而目标未必达成,甚至有可能倾覆败亡。诸葛孔明如果不给刘玄德"三分天下,据蜀称王"的意见,刘玄德不知道还要在中原诸郡流窜多少年。事后看"三分天下"这个意见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不就是去占据一块地方嘛!可是在现场,当事人就是想不到。"一言兴邦"的方向性建议,也需要"明主"有足够的格局,当下即能迅速明了循此方向的政治方向路线图。当年沮授先生向袁绍进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向性建议时,愚蠢的袁绍对此毫无感觉,无能建构一旦"挟天子"而后的路线图。他拒绝了这个方向性建议。另一人,曹孟德,则在大臣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向性建议中,迅速领悟了循此而后所有政治展开的可能性。"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方向一致的建议性意见。历史上这类故实太多了,但相反的故实,也即不能接纳方向性建议最后导致历史性失败的案例,也同样太多了。读史到此,往往为古人"智慧的痛苦"掬一把同情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