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类知识演化史
更新时间:2024-03-28 16:06:50
最新章节:出版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雷恩教授分别考察了文字的演变、科学在古代世界的出现、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知识的全球化、工业化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在更广泛的知识史中重新构建了科学技术史。其研究方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也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又通过力学、化学、地质、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将多项具体研究整合进了一个大框架内。因此,本书不只是一种通俗意义上对科学的“文化史”叙事,更是通过专业、清晰、严谨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研究进行的深入分析。科学被置入更广泛的人类知识背景,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的“人类世”地质年代及其带来的多重挑战,本书还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个切实而饱含希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基于新兴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充分和完善地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认知之网”,也许,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将最终得以长久存续。
品牌:后浪出版
译者:朱丹琼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技术通史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技术史著作,全书将远古至20世纪末的技术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章,尽量将重要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果说清楚,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科学状况设一专节介绍。在绪论中,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史的理论问题;在最后一章中,则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同时精选了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性插图,做到图文并茂,以达到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本书适合从事科自然38万字 天文学家的椅子:19世纪的科学、设计与视觉文化
在19世纪许多关于天文学家的图像中,占据显眼位置的除了庞大的望远镜,往往还有各类专门设计的椅子。透过目镜注视星空的天文学家在可调节的观测椅上或坐或躺,表现出一种机械化的舒适感。借助眼前的望远镜和身后的椅子,观测者的身体与宇宙运行联系在了一起。众多图画、印刷品和照片显示,比起前人,19世纪的西方天文学家似乎尤其热衷于设计、制造并展示他们的观测椅。他们试图借此传递什么信息?同时代的观者又如何解读这些行自然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