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浪漫史(套装共5册)
(英)西奥多·泽尔丁更新时间:2022-06-10 14:20:01
最新章节:尾声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法兰西浪漫史:权力与冲突》是关于法国人的梦幻与激情之作。作者探讨了党派林立背后的那些情感、意识形态、和社会压力。《法兰西浪漫史:品位与堕落》从全新角度解读法国的“生活之乐”,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品鉴法国的绘画、小说、电影、时尚、法国歌唱家的善喻和充沛情感、法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热情、法国式开心一笑的独特韵味,还有隐于法国人平静外表之下的矛盾与疑虑。《法兰西浪漫史:智慧与骄傲》探究了法国人独特的思维、思辨和表达能力,作者仔细研究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方法,看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语言能力、和竞争力,描述了学校如何与叛逆的学生拼力相争、大学生活如何混乱无序。《法兰西浪漫史:野心与爱情》刻画了1848—1945年法国社会色彩斑斓的风貌。《法兰西浪漫史:焦虑与伪善》描述了1848—1945年法国在宗教、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演变,以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档案研究为基础,对法国社会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其多视角的研究和阐释为广大读者了解法国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吕晓志 耿芳 郝险峰等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西奥多·泽尔丁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冷兵器时代很冷很冷的冷知识:甲贺与伊贺
说到忍者,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飞天遁地、日行千里。实际上,战国时代的忍者虽然既不会用圆形的手里剑,也不会在水上行走,但在完成主君任务、变换自如地潜任何地方方面,谁也比不上他们。不留痕迹地帅气地改变历史,这就是真实的战国忍者。忍者是当时的“信息产业”,在那里汇集了当时最先的“科学技术”。本书将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和技能一一用插图来解读,为你还原一群最真实的战国忍者。历史250字 美国四百年:冒险、创新与财富塑造的历史
美国的历史不仅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消费者的身份行使经济权利。自由市场代表着美国精神中的冒险、创新、不择手段、机会主义,它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建设,又逐渐在种种社会运动中被法律和政策规制,它们彼此互动形成美国式资本主义,并塑造着多种物质文明和城乡景观风貌。布·斯里尼瓦桑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从长达400年的美国经济发展史入手,揭示了其中鲜为人知的内在关历史38.1万字- 会员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历史故事(品读西学系列)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将西方几个国家的发展概况及历史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每个国家都有一条鲜明的叙事线索,并且在每一时期都配以图片和图注,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适合大众阅读。历史30.1万字 - 会员
世界文明简史
这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人类早期文明发展轨迹的权威著作。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色彩斑斓的古代文明画卷。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金字塔,到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从黄河流域的夏商周王朝,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罗马,到遥远的美洲玛雅帝国,本书详尽地介绍了世界各地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繁荣与衰落,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内容上,《世界古代文明历史8.3万字 - 会员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信徒的事业,很少被信徒之外的人理解,对这一事业,有人切齿痛恨,有人高歌盛赞。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一种教条,要么被人全部接受,要么被人通盘摒弃,这一切都与理性逻辑毫无瓜葛。历史22万字 - 会员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一场环游印度5000年文明历史的狂野之旅!55天、70个城市、上百处文化遗址、20000多公里……历史作家郭建龙“亚洲三部曲”之一,带你零距离体验印度次大陆的遥远历史与现实!俞敏洪、罗振宇联袂推荐!在印度,郭建龙遇到了无数旅游者和印度人:工程师、教授,也有士兵、民工、流浪汉,与他们一起睡过车站,吃过饭,说笑过,打闹过……他一边重温印度伟大的历史文化,一边切实体会着印度的当下,在历史与现实间反复穿越历史15.4万字 - 会员
乌克兰悲歌:马里乌波尔三部曲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包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暗影中的人》:乌克兰世纪流离与动荡的民族寓言,人类文明悲剧全景切片。过去,他们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汗水,现在,他们依旧被肆意摆布,没有国籍,没有投票权,不被允许自行寻找落脚地……书写战后东欧历史35.6万字 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历史23.7万字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历史3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