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国情与发展
胡鞍钢 鄢一龙更新时间:2021-03-26 20:54:23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的主题是国情与发展,主线是中国之路,本书将中国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巨系统巨大规模人口国家、社会进行研究,并系统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现代中国发展的初始条件是什么?现代中国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它从哪里来?它经历了哪些阶段?它现在又是到了哪里?有哪些限制因素和有利因素?限制因素又如何转变为有利因素?如何认识中国发展之路?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动因是什么?未来又会走向哪里?如何实现“富民强国”的宏大目标?本书布局和结构共分为一个导论和六篇。导论主要说明中国国情与发展之路的关系,介绍了现代中国研究的主要目的、各篇章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第一篇为自然国情与发展,包括地理与发展、资源与发展、环境与发展、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与发展等四章。第二篇为人力资源与发展,分为人口与发展、就业与发展、健康与发展、教育与发展四章。第三篇为经济国情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农业与发展、工业与发展、知识与发展、减贫与发展四章。第四篇为城乡、地区与发展,本篇本分为地域与发展、地区与发展两章。第五篇为中国与世界,本篇讨论中国发展系统与外部更大系统的联系。最后一章为全书总结,对“中国之路”进行回顾与展望。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5-19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胡鞍钢 鄢一龙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研究(2021年第26期)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政治21.5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士绅之养成·出处·职责:以清代甘肃地域为例
作为士绅阶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甘肃士绅既具有作为这一阶层的共性,也有地处西北社会的特性。首先,甘肃落后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导致士绅阶层的数量与同时期江浙等富庶地区相比相对较少,但是甘肃民族成分的多样性也使得士绅群体的民族成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此外,在士绅身份的获得途径上,科举考试依然是甘肃读书人获取士绅身份的主要途径,但通过军功奖叙而取得士绅身份,以及做官资格既是甘肃士绅获取士绅身份的一个政治21.7万字 - 会员
共产国际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研究
本书充分利用解密档案《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从中国革命的外部环境即国际大背景切入,全面考察了共产国际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所给予的影响和作用。共产国际的这种影响及作用由于受联共(布)内外政策的左右而呈现出双重性,本书尝试探究了共产国际有此双重性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地展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共产国际、联共(布)影响的程度,特别是对毛泽东政治29.9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统一战线研究”丛书之一。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深入论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凸显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道路、中国智慧所赋予的“中国式民主”的时代魅力;作为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具体内涵和独特优势等等。政治14万字 - 会员
纶扉宦梦:黄景昉与晚明政局
黄景昉是“崇祯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经历自编修以至宰辅,与晚明政局的演进近乎相始终,是天启、崇祯朝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本书在充分利用黄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础上,考证还原了他的人生经历,并从黄景昉个人的视角呈现晚明纷繁丛脞的时局及其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时,由于黄景昉长期任职于明廷中枢,并深受晚明经世史学、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其存世著作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政治史、制度史、政治35.6万字 - 会员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统合研究:以新疆、西藏、蒙古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本书以清末新疆、西藏、蒙古新政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视角探讨了清政府为应对边疆危机,通过在边疆地区实施新政将国家权力渗透到边疆社会基层的历史脉络;在细致梳理清末边疆新政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阐释了实施边疆新政的内在机理,客观分析了清政府通过边疆新政加强边疆治理、重新统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效果。政治26.7万字 - 会员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本书着重考察的是,受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1895~1899年清朝统治阶层也开展了如何自救的热烈讨论,并在编练新军、修筑铁路、开掘矿藏、创办银行、推广邮政、改革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质行动,即所谓“实政改革”。实政改革上承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内核,但在改革的规格、层次和深度、广度上有显著提升;其间发生的“百日维新”,是胶州湾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所引发的一次激进改革,出现了突破制度层的内在需求;同时政治37.8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研究
在知识创新与国运兴衰密切关联的现代社会,知识界思想认同不仅寄托着知识分子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多棱镜式思索,而且反映着不同制度理念、思想体系的人心角逐。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梳理和阐释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理论要义与国外镜鉴,进而从背景与格局、境遇与考验等方面研判和勾勒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精神版图”,尝试性提出引领与建构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当代进路,旨在从知识主体的角度拓展研究国家文化安全与意政治22.2万字 - 会员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功用;政治1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