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Ⅳ,100个汉字中的古代风俗史
许晖更新时间:2019-11-15 20:03:23
最新章节:疆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作者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常常被汉字最初的美丽形态所打动而深感震撼。这本书从个人的视角精选了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不仅详细讲解了每一个汉字字形的演变,而且由汉字字形入手,讲解了与此汉字有关的古代社会的生活形态、日常礼仪和文化常识,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明的心智带宽与致命流量:“两种文化”的三重视域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拥有不同的语言、价值、思维方式和社会关怀。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大多数知识分子囿于一隅,往往导致他们对现实的曲解,对过去的误解以及对未来的无解。造成两种文化严重分裂与冲突的原因很多。科技知识分子需要克服科学主义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人文知识分子则需要克服孤芳自赏与固步自封。在后现代社会与后科学时期,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27.2万字 - 会员
王蒙十五讲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王蒙文学创作、文艺思想、文化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系统性研究,拓展了王蒙研究的学术视域和思维空间。主要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以往王蒙研究方法单一化、视野零散化的局限,注重精神史视野与具体个案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外部研究与文学内部研究相融通,揭示一个全面立体的王蒙。本书首次对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言、文体、主题等层面,对王蒙经典小说进行重文化16万字 - 会员
东亚佛学评论(第5辑)
书中义湘研究诸篇论文的主题涉及义湘的无我报心思想与戒律观,义湘及其后学的一乘思想,华严宗僧人对义湘《华严一乘法界图》题名的解释,以及东亚佛教史上义湘叙事的演变及意义;华严学研究主要探讨了7至10世纪东亚华严学中十佛说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东亚佛教视域中华严宗思想发展的地域特征;澄观研究涉及澄观的人性观及其对普贤菩萨的看法;《大乘起信论》研究则利用华严宗祖师的相关注疏,重点考察了该论的关键概念“体相用”文化10.8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精神(彩图新校本)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特质、体系、核心、发展、得失、论争等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化24.7万字 - 会员
2011—2015:鲁迅研究述评
本书是对2011年至2015年鲁迅研究的系统述评,是《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的姐妹篇。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出每一年度的鲁迅研究的实际状况,并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本书主要由五章组成。即:2011年鲁迅研究述评,2012年鲁迅研究述评,一直到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在每一年度鲁迅研究述评中,又具体设置以下小节: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思想研究、鲁迅文化23.3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2019年第2期/总第8期)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文化22.9万字 - 会员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
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文化21.4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化中的两希传统(中英文)
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文化19.7万字 - 会员
鲁迅:“国家作家”的形象史
作者采用阐释学思维与方法,以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有关鲁迅的传记、论著、影像等为文本,梳理、考察鲁迅形象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而发生微妙变化的。通过鲁迅形象演变史,思考现代国家意志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构成和文化取舍所产生的影响,探寻鲁迅形象演变的内在精神依据。通过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产生的各种鲁迅传记和其他关于鲁迅的言说,勾勒出这一文化图景中鲁迅形象的演变过文化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