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5 11:53:12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开启企业开源之旅
1.1 现代企业为什么需要开源软件
1.1.1 现代企业的变化
1.1.2 什么是开源软件
1.1.3 企业和开源的关系
1.2 企业使用开源软件的重要性
1.2.1 企业离不开云计算、开源、云原生
1.2.2 开源软件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础
1.2.3 开源软件汇聚全球科技成果
1.2.4 打开算力
1.3 认识企业开源软件
1.3.1 开源软件存在的基础
1.3.2 开源软件图谱
1.3.3 企业版/社区版
1.3.4 开源软件的供应链
1.4 开源软件重塑企业IT架构
1.4.1 组件
1.4.2 框架
1.4.3 系统
1.4.4 基础设施
1.4.5 云原生
1.5 企业开源实践和能力建设
1.5.1 云原生应用
1.5.2 云原生基础架构
1.5.3 容器
1.5.4 开源安全
1.5.5 开源治理
1.5.6 开放创新工作坊
第2章 企业云原生应用实践之旅
2.1 云原生应用是企业应用发展的核心
2.1.1 云原生应用带来新的业务交付模式
2.1.2 云原生应用加速企业敏捷创新
2.1.3 云原生应用提升用户的最终体验
2.1.4 云原生应用助力业务的稳定性
2.1.5 云原生应用助力企业战略规划
2.1.6 云原生应用缩短创新反馈周期
2.1.7 云原生应用适配多元算力的发展
2.1.8 云原生应用适配数据驱动的业务
2.2 云原生应用的定义和核心原则
2.2.1 云原生应用的定义
2.2.2 云原生应用的核心原则
2.2.3 云原生应用的模型
2.2.4 云原生应用的关注点分离
2.3 云原生应用的挑战和误解
2.3.1 软件架构没有变化
2.3.2 开发方式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2.3.3 运维模式需要的改变
2.3.4 组织架构需要的改变
2.3.5 对于云原生应用的共识
2.4 红帽关于云原生应用的构建思路和相关实践
2.4.1 红帽关于云原生应用的构建思路
2.4.2 通过红帽赋能实现企业应用现代化
2.4.3 通过红帽微服务旅程实现应用架构改造
2.4.4 通过红帽OpenShift提供企业云原生平台服务
2.4.5 通过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提升企业团队能力
2.5 企业云原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云原生基础架构实践之旅
3.1 企业基础架构的演进和趋势分析
3.1.1 阶段一——从小型机到裸机服务器
3.1.2 阶段二——x86虚拟化
3.1.3 阶段三——超融合的基础架构以及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3.1.4 阶段四——应用定义基础架构
3.1.5 算力的需求是云计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1.6 两化融合和云边协同
3.1.7 Kubernetes的云原生架构是目前的最优解
3.1.8 趋势总结
3.2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现实意义
3.2.1 应用需求爆发式增长,需要选择更加合适的基础设施
3.2.2 基础架构的运维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
3.2.3 应用形态的多样化和交付格式的标准化
3.2.4 基础架构团队的技能和改变问题
3.2.5 企业上云后的窘境
3.2.6 企业需要面对边缘端基础架构的挑战
3.3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定义和核心特征
3.3.1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定义
3.3.2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核心特征
3.3.3 对云原生基础架构的误解
3.3.4 对云原生基础架构定义的共识
3.4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构建思路
3.4.1 构建不可变的基础架构
3.4.2 构建能够持续迭代的基础架构
3.4.3 构建具有韧性的基础架构
3.4.4 构建异构、开放的混合云架构
3.4.5 小结
3.5 红帽关于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实践
3.5.1 不可变基础架构的相关实践
3.5.2 采用混沌工程的相关实践
3.5.3 混合云基础架构的相关实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开源治理实践之旅
4.1 开源是共识,是趋势,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4.2 为什么需要管理开源软件
4.2.1 开源软件已经渗入企业IT环境的各个领域
4.2.2 开源软件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