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淡定心理学:内心强大的情绪掌控术
本书针对当代人的情绪和生活现状,从名利、荣辱、欲望、得失、交际、爱情、婚姻、工作、压力、心态、幸福等方面,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引导人们如何保持淡定的心境,如何修炼淡定的心胸,如何拥有淡定的生活。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扰的世间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澄明与清澈,从容地享受淡然、洒脱的人生!积极心理8.5万字4.9万人气 简约认知行为疗法十堂课:管理焦虑、抑郁、愤怒、恐慌和担忧
本书为有名心理学家及畅销书作家,通过自我实践及工作经验,为读者介绍认知行为疗法(CBT)入门书,他给读者提供了能实际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可操作的、简约的CBT心理治疗法。本书对CBT的十项基本原则进行了实用、简明、全面地解释,让读者在制定目标改善情绪以及自我评估部分,获得可见的进步。书中辅以示例、相关图表、实际操作方法,可读性高、可操作性非常强。阅读本书,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情绪问题,能积极心理8.3万字4.8万人气- 会员
自控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俗语常说:“意志可以创造人”。大脑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获取成功的唯一源泉。我们应该学会在大脑中留下行为印迹,取得行动的自由,学会将精神转化成现实……而这一切都与自控力息息相关。学会如何提高自控力,你就能在任何场合都游刃有余,就能收获人生的财富并创造出生活中的诸多成就。而这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所在。积极心理9.4万字4.8万人气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你愿意生活得更快乐、更轻松、更平静吗?那就去接纳,也就是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意味着爱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现实,意味着你愿意利用现状来追求改变。接纳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变的希望,而意味着你站在无限可能的门外。接纳是顺水行舟,不仅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还会带来情感上的解放,真正迎来人生的蜕变。作者探索了从抗拒到顺应再到可能性的旅程,介绍了自我关怀这一简单方法,这是放下抗拒、扩展积极情绪、轻积极心理6.2万字4.7万人气- 会员
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前一秒信心满满,下一秒犹豫退缩?前一秒努力进取,下一秒毁掉一切?前一秒天生我才,下一秒毫无价值?这都是你,但不是别人眼中的你,而是你眼中的自己。那些临门一脚的时候的犹豫退缩,那些无法言喻的微妙恐惧,那些阻碍前进的重重障碍,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是自我破坏心理在悄悄捣鬼,它们摧毁着我们的勇气、自信和快乐,让我们在怀疑中丧失自我。本书作者是经验丰富的心理教练杰奎琳·库彭,她致力于帮助人们结束消极的精积极心理9.9万字4.4万人气 - 会员
好心情手册
经历一夜爆红之后,持续不断的批评和质疑声令邵夷贝陷入情绪低谷。她开始怀疑自己、抗拒社交、甚至不能出门与人交流,在最黑暗的那段日子,积极心理学成为她自救的拐杖。她进入清华大学研修,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沉淀4年,最终写出《好心情手册》这本书。本书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让每个人都能读懂积极心理学。作者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杏仁核劫持、象与骑象人、幸福悖论等专业知识,也分享了亲测有效的实用方法,如积极心理7.6万字4.4万人气 幸福的要素
如何能在艰难时刻获得幸福和希望?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沙哈尔教授在本书中提出了SPIRE幸福模型,提示我们可以通过5大关键要素来追求幸福:精神(Spiritual):我们如何在士气低落、精神低迷的情况下,依然能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与目标感?身体(Physical):究竟什么是有效的休息与恢复,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具备复原力?心智(Intellectual):我们在遭遇挑战和不确定性时,是否依然能保持好奇积极心理9万字4.4万人气逆龄生长
积极心理学理论重要推动者、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埃伦·兰格博士于1979年做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逆时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兰格博士将16名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带到一个被改造为20年前(1959年)场景的旧修道院里,让这些老年人像当年一样在那里生活一周。结果,这些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其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改善。基于这个实验,兰格博士创建了“可能性心理学”理论。可能性积极心理11.8万字4.4万人气- 会员
内心丰盈:提高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心理学方案
内心丰盈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内心丰盈的人能够看到生活一点一滴的可爱之处,让平凡的日子变得有趣、充实、令人满足,让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更加舒适惬意。在《内心丰盈》中,幸福科学奠基人埃德·迪纳及其儿子罗伯特整合了两人30多年来对幸福的研究成果,将自己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浓缩成“心理财富”这个概念。心理财富是一个人能够过上美好而平衡的生活的关键因素,它是对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体验,积累了足够多的心理财富后,你将进积极心理18万字4.3万人气 - 会员
自控力+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斯坦福大学受欢迎心理学课程。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如果你总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那么这本书就是专门为你而写。作者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中提供这样一个概念: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这个定义足够大,可以涵盖交通阻塞引起的沮丧和失去事物的痛楚积极心理25.9万字4.3万人气 持续的幸福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emotion)、要投入(en积极心理15.7万字4.1万人气- 会员
走出压抑:为什么我们容易敏感和自卑
为什么有的人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着?为什么那些长期积压怒气的人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而又为什么牙牙学语的小孩也会尖叫着发脾气?……很多女性宁可悲伤也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生气,她们无法或者很难感知自己生气的情绪。对她们来说,生气是一种被压抑的陌生情绪,或者全盘否定,或者以自己感到无助与软弱的方式发泄。在这本充满智慧的书中,拥有38年咨访实践资深心理咨询师里德尔用入微的笔触,真实的典型案例,以及入心的反思积极心理7.8万字4.1万人气 好奇心
为何要拥抱不确定性?如何释放内心深处的喜悦?怎样留住爱情,获得成功?难道你就不好奇吗?《好奇心》融合了最前沿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最激励人心的故事,将改变你对待新机遇的方式。当你犹豫不决,无法鼓足勇气继续探索人生时,这本书正是你最需要的。本书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了大量实例分析,为人们改变人生提供了好用的工具和切实可行的计划。这并不是一本讨论“快乐”的书,而是涉及人生、探索、感悟以及让人积极心理15.3万字3.9万人气- 会员
心态制胜:超越评判、释放潜能的内在秘诀
本书英文版于1974年首次问世便成为一个现象级作品,轰动整个国际体坛。它通过网球训练技巧向读者介绍如何保持心灵的清晰并实现“放松专注”的状态,这不仅是赛场制胜的秘诀,也是人生成功的法则。本书没有用重度笔墨介绍打球技巧,而是专注于这样一个事实:每一场比赛都由两部分组成——外在比赛和内在比赛。前者是对阵对手的游戏,后者是选手内心的角逐。作者W.提摩西·加尔韦的革命性思想——内在游戏——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积极心理9.1万字3.9万人气 - 会员
勇气的源泉:岸见一郎全解阿德勒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改变的心理学,也是行动的心理学。改变和行动需要“勇气”,这不是莽撞的无知无畏,而是爱和理性的产物,是阿德勒一生思考和实践的结晶。获得阿德勒的思考方式,也就获得了改变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在这本《勇气的源泉》中,通过阿德勒本人的经验和心路,向读者传递阿德勒的勇气,帮读者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靠自己的双臂拥抱改变。阿德勒和他的理论继承人岸见一郎,拒绝顺从“常识”,拒绝积极心理11.8万字3.8万人气 选择共情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的共情能力?如何改善共情缺失的社会现状,消除不同群体间的偏见和隔阂?如何减轻过度共情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这本书里。《选择共情》是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贾米勒·扎基多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娓娓讲述了当今社会的人们因为缺乏共情带来的人际交往不畅、职场恶性竞争、医患关系紧张乃至种族隔离等问题。同时,贾米勒·扎基还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新观点——共情不积极心理14.5万字3.8万人气- 会员
思想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总无法快乐地生活?为什么我们无法避免时不时的情绪底谷。为什么有时生起气来,无法平心静气地跟人交谈?到底是什么事物让我们的内心总是出现问题?其实,这是由于粗俗的、不和谐的、低级病态的思想占据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远离美好和快乐。作者在书中为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人们将陈旧、病态的思想彻底清理干净,用健康的、创新的思想去工作、生活、学习,与家人亲朋友好相处。真正意义上达到“改变思积极心理12.9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
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列举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教你从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谈之间、日常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断人的微表情,以便从体态上辨识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气质,进而让肚子在各种场合下运筹帷幄,追求幸福的人生。积极心理20.8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自卑与超越
本书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思想体系的总纲。阿德勒认为,人类生而自卑。自卑和自卑的补偿性是人类个体和整个文明的动力源,主宰着人类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爱情、工作及梦境中的各种表现。人可以超越自卑,创造另一个自我。超越了当下的自我之后,会产生新的自卑,因为不满足来自人类灵魂深处。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分析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从教育、家庭、梦境、社交、工作、婚姻等多个领域积极心理13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高情商沟通:提升个人竞争力的超实用心理策略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160封信分别交给不同的志愿者,要求他们将这封信送到波士顿的一名股票经纪人手中,前提是他们只能寄信给自己认识的人,并且寄信之前要在信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每次传递都需要遵循这个原则。结果,这些信件中有一部分真的到达了目的地,并且信封上的名字都不超过六个。这个实验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六度分隔”理论,也被称为“小世界”理论。从个体方面来看,每积极心理11.8万字3.7万人气